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5-10-11 14:22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一洁
当前正值我省玉米集中收获关键期,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玉米收储工作面临多重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我省已紧急部署多项应急举措,针对田间机械作业难题,快速推进装备保障,全省改装轮式机械1487台,从省外调度引进履带式收割机3080台。烘干能力也同步提升,9月下旬以来新建烘干机械303台、新增烘干能力1.2万吨,全力投入抢收抢烘,为湿粮处理提供关键支撑。
截至目前,全省玉米收获进度已过半,但田间高湿度、局部积水等问题仍未缓解,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省仍以阴雨天气为主。持续阴雨对玉米收储的不利影响已逐步显现,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农田土壤持水率较高,导致收获机械难以下地;二是田间空气湿度大,加剧穗发芽和霉变风险,降低籽粒品质;三是无法及时晾晒,增加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
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耕作与栽培室主任乔江方建议,可从以下四方面精准施策,应对阴雨挑战。
清理积水,机械下地。对田间积水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通过开挖排水沟、水泵等方式,加快田间积水的排出速度,降低土壤湿度,便于收获机械作业。优先处理地势低洼和积水深度较大的地块。对于土壤湿度过大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机械作业的轮距或使用履带式收割机,以减少对土壤的压实作用,提高机械下地的可行性。
及时抢收。利用现有改装轮式机械和履带式收割机的优势,优先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地块进行抢收作业,逐步扩大收获范围。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晴好天气窗口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顺序,最大限度减少因阴雨天气造成的损失,保障玉米收获进度和质量。在机械无法完全进入的区域,可组织人工辅助抢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烘干与晾晒。充分利用现有的烘干设备资源进行烘干,若采用机械烘干,根据烘干玉米规模和用途不同,选择分段式烘干和连续式烘干设备。若选择自然晾晒,则需抓住晴朗窗口期,将籽粒摊成5—8厘米的薄层,每2小时翻动一次。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自然晾晒与机械烘干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玉米品质和储存安全。
安全储存。对于未能及时售卖的玉米,玉米籽粒含水率必须降至14%以下实现安全储藏。应先用清选机去除破碎粒、穗轴碎片以及霉变籽粒等杂质,降低黄曲霉毒素含量。入仓前要对仓储设施进行全面消毒,从源头切断虫害滋生路径。有效保障玉米籽粒在储藏期的优良品质,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