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
畜牧所动物营养与畜产科学研究室事迹材料

一、注重思想政治学习,打造团结协作、爱岗奉献的团队精神

2007年度,动物营养与畜产科学研究室的全体人员在院党委和所班子的领导下努力工作,团结奉献,园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一年来研究室全体同志能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所布置的政治学习任务不留于形式,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观看报告的辅导录像,做到了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通过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统领全局、统筹发展,以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努力工作在“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抗洪救灾捐助活动中,同志们积极捐钱捐物,为灾区群众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积极参加院所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能做到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研究室有两名同志参加了迎奥运河南千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广播操的展示项目;积极参加院组织的蓝球、乒乓球及“三八”妇女趣味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研究室全体人员团结、民主、奋进,努力建设和谐科室。全体同志严格遵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遵守院、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该研究室同志在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从事畜牧科学研究,大多数时间需要在畜禽养殖场做试验,现在多数养殖场环境条件差,尤其是酷暑夏季更是臭气薰天、蚊蝇乱飞。但是,动物营养与畜产科学研究室的同志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为了做好课题试验,为了获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动物养殖、采血、取样、指标测定等样样亲自动手操作,每天满负荷工作,经常加班到晚上,但大家奉献在岗,无怨无悔。研究室人员尤其具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由于没有自己的养殖场,做动物试验必需寻求项目合作单位,必须听从合作单位的安排,他们不怕困难,努力寻求合理解决方案,试验期间严格遵守合作单位规章制度,勤劳肯干,他们的敬业精神为以后进行更多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度该研究室有2人次被评为院优秀共产党员,1人次年度考核优秀。

二、科研创新,拼搏进取,促进成果转化,争做行业领航人

该室科研人员勇于进取,在科研上不断创新,把其最新技术成果直接服务于高效企业,促进成果的快速转化。通过项目“肉质改进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出的抗应激产品,在生长肥育猪上应用可使猪肉滴水损失从4.1%降低到3.7%,猪肉PSE肉由10%降为零,出栏1头生猪可多获经济效益16.06元;研究出的肉鸡肉质改进剂可延长鸡肉的货架寿命2天以上,出栏1只肉鸡可提高实际收入0.25元以上。通过在研课题省农业转化资金项目“猪鸡肉质改进技术开发与示范”及院孵化项目“猪用肉质改进专用复合预混饲料的研究与开发”的推广,2007年度在河南大用公司、鹤壁燎原公司、鹤壁谊发公司、黄泛区牧业总公司等猪场、鸡场应用本研究室科技成果猪、鸡肉质改进剂技术产品,共出栏优质肉鸡3000多万只,优质生猪50多万头,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研究室在认真做好科研开发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课题的申报工作,2007年度共申请到科研课题5项,其中2项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争取总科研经费达165万元。

三、改善科研条件,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研究室在行业的影响力

动物营养与畜产科学研究室作为农科院重点实验室,努力争取多方支持,加强实验室建设,2007年度通过省财政购置的“肉质测定系统”为畜牧学科测定畜体肉品质量的专用仪器,是河南省内唯一一台用于畜牧学科的仪器。肉质测定系统的启用大大提升了单位的整体科研水平,提高了学科的研发能力,带动了河南省畜牧学科的发展。

研究室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2007年度研究室引进博士1 名,引进硕士1 名。室主任李绍钰研究员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研究室全体人员学术思想活跃,学习气氛浓厚,他们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同行的交流,通过交流开阔视野、增强活力,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2007年动物营养与畜产科学研究室共有4人次参加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1篇,做大会报告1人次。第一作者在《华北农学报》、《饲料工业》、《饲料研究》、《中国畜牧兽医》、《中国饲料》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科技论文14篇。本年度由研究室全体人员参加开展了3次学术讨论会。去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做技术讲座1人次。 2007年度研究室人员外出培训学习3人次。

四、优化管理,加强研究室内部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全体人员认真讨论,制定了《动物营养与畜产科学研究室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实验室的仪器使用及管理、试剂的购买与使用以及玻璃器皿的清洗和使用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制定了《动物营养与畜产科学研究室研究生管理规则》,详细规定了研究生的权利和义务,有效加强了研究室知识产权管理。该制度与规则的制定,使实验室工作有规可依,人员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规范,创造科学研究良好工作环境。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