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
推广处示范推广科院级文明科室申报材料

推广处示范推广科院级文明科室申报材料

 

我处示范推广科2人,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院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创建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开展与地方政府的科技合作,组织实施省农科系统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及国家、省优质麦基地、科技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等项目的争取和组织实施。一年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组织实施了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成果示范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科技扶贫等项目141项,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精神文明建设

该科同志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和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职能管理任务。在年度考核中,科长李茜茜同志被评为优秀。

二、主要工作业绩

1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取得新进展

鄢陵、原阳是我院的两个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在鄢陵县由我院资助建设的大路王村农民技术培训中心顺利落成;我院帮扶工作队编制的《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规划》,被省委组织部新农村建设帮扶办公室评为一等奖;实施的花卉、棉花、大豆、养猪、配方施肥等6个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组织10多名专家开展果树蔬菜和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8期;在原阳县实施优质水稻、精细化高效养猪、规模化奶牛养殖3个项目,开展大型养殖技术培训班5期;建立了2万亩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郑稻18号示范基地,并以我院黄蕊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与原阳联合开发有机稻米和太空营养米,走科研+基地+企业、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开发路子。

2、新农村建设科技致富示范点取得新突破

组织有关研究所在商水、长垣、封丘、汤阴、中牟、西华等地建立了名贵葡萄、有机冬枣、优质桃、珍稀食用菌、无公害蔬菜、反季节香椿等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科技致富示范点10个,平均亩效益在1.5万元以上,最高达3万元;探索出了政府推动、科技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市场化运作“三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和“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有机化生产、企业化运作”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合作启动、互补优势拉动、示范样板带动、企业规模牵动、标准生产推动”发展壮大了地方支柱产业。824日、930125日我院分别与周口、新乡、安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举行“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揭牌仪式,马万杰院长、张新友副院长、10多个处所领导和省农业厅、科技厅、有关市县的领导及农民群众600余人次参加会议,并现场观摩了商水“美人指” 葡萄、长垣有机冬枣和汤阴县珍稀食用菌示范点;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于918日亲临商水县朱集村的500“美人指” 葡萄基地视察,对我院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

3、成果示范推广产生大影响

组织10个研究所在全省16个市的38个县市建立了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特用玉米、杂交棉花、优质水稻、高油花生、高蛋白大豆、优质烟草、珍稀食用菌、名优水果、畜禽养殖等20个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35个,仅省内推广面积约3000万亩以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67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18.4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5.3万份,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据省种子管理站统计,2007年我院培育的郑单958玉米、郑麦9023小麦、豫杂35棉花、豫豆22号大豆四大品种推广面积在全省同类作物中居首位,尤其是郑单958玉米、郑麦9023小麦实现了年度种植面积全国五连冠,为我省今年粮食产量继续突破1千亿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今年共在我院示范基地组织召开省级以上现场观摩会10次;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张保文,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副省长刘新民等省、部领导和有关院士12人次莅临我院成果示范基地视察,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我院成果示范推广及新农村建设工作30余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由于成绩突出,我院被农业部推选为省级农科院的唯一代表,在首次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有3位专家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位专家应邀参加在中南海举行的座谈会,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亲切接见。

4、市院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

我院与安阳市五年多来的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紧密结合安阳市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在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实施了48个科技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安阳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我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创了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局面。125日,我院与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召开了“市院科技合作五周年总结表彰大会暨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授牌仪式”,我院有4个先进单位和5位优秀专家受到表彰,汤阴县韩庄乡工官屯村被授予“科技合作支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签订了2008年科技合作项目5个。市院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探索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途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巩固、扩大市院科技合作成果,经濮阳市人民政府与我院充分协商,于1212日双方联合举行了市院科技合作签约仪式,签订了8个合作项目,进一步扩展了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平台。

5、项目争取与组织实施取得新成效

2007年组织各研究所共争取相关项目51项,经费434万元。其中:安阳国家优质麦基地项目98万元;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项,经费150万元,为历年之最;省扶贫项目43项,经费86万元;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1项,经费100万元。这些项目的争取为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和资金保障。

通过精心组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息县大葱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使范楼村200多亩大葱平均亩收入4000多元,新增经济效益80多万元。1016日,息县扶贫办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专程来到郑州,向我院赠送印着“科技楷模,扶贫典范”和“真情送科技,扶贫结硕果”金色大字的两面锦旗,充分体现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送钱送物不如送技术”。

 

 

200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