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飞机喝“地沟油” 首次载客上天

黄色的是93号汽油,白色的是生物航油。

 

荷兰航空的 “地沟油”航班

    3月21日,一架由波音737机型执飞的海南航空HU7604航班从上海虹桥飞抵北京,引起了全国关注。

    原因无他,这是我国首次使用生物航油进行载客商业飞行,这架飞机烧的不是普通的航油,而是新型能源生物航油,俗称“地沟油”。

    这架737的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业在节能减排领域进入商业飞行阶段,也将对新能源应用和绿色低碳飞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场 “地沟油”航班首飞成功 一切正常

    昨日上午10时54分,执飞生物燃油试航航班的海南航空副总裁蒲明与156名乘客一起,顺利抵达首都国际机场。蒲明表示,飞行很顺利,“飞行体验和以往相比没有差别,希望生物燃料在全国得到推广。”

    据航油专家介绍,生物航油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亚麻油、海藻油、动物脂肪和餐饮废油等。其中,餐饮废油就是俗称的“地沟油”。

    据海航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飞行使用的生物航油以“地沟油”为原料,并以1:1的比例与传统石化航油混合。

解读 用“地沟油”燃料 排放量至少降三成

    据了解,此次飞行使用的生物航油由中国石化自主研发,以餐饮废油作为生产原料,在加氢处理后与传统航油掺混得到的混合油。该航油已经过民航局严格审查,并完成发动机台架验证和试飞验证,获得了1号生物航油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

    中石化科技部副局级调研员徐惠表示:“与传统航空燃油相比,生物航油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幅度在35%以上,最高可降低90%。”

    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质技中心副主任蔡铖告诉记者,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生物航油,平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至80%。另外,颗粒污染物也会有显着降低。

    据了解,此前,国际上只有美国、法国、芬兰三个国家可以自主生产生物航油。

未来 多家航企欲试水 “绿色航班”有望起飞

    昨天上午,国航、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均称,此前已经有过试飞成功经验,未来会考虎投入商用。

    “国航在2011年底时,就曾用生物航油试飞成功。如果相关技术标准都符合的话,未来生物航油用于商业飞行将是大趋势。”国航相关负责人说。

    东航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果在技术等方面都能过关,取得适航证后,未来生物航油将正式投入航班商务运行。

    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可形成“地沟油”500万吨~600万吨,而1吨地沟油大约能够产出0.5吨生物航油。

链 接

中国“地沟油” 曾“喂饱”荷兰航班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英国已有航空公司尝试了将动物油脂转化为航空燃油,并进行了试航;2011年,英国汤姆森航空公司也尝试将飞机其中一个引擎中的燃料,改变成废弃油处理成的燃料油,实现了试航成功。

2    011年6月,荷兰皇家航空一架波音737飞机搭乘着171名乘客,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巴黎,荷兰航空成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2012年,荷兰航空从我国上海购买2000吨废弃油,用作生物燃油原料,此事曾一度引起轰动。

相 关

商业应用尚需过两关

    国产“地沟油”航班试航成功了,但要真正大规模推广,仍有不少难关要过。

价格关:生物燃油成本是传统燃油三倍

    荷兰航空旗下的某生物燃油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德克先生介绍,航空生物煤油的燃烧值和普通燃油基本相同,但生产成本较高,此前一直为传统燃油的三倍左右。今年1月曾有报道称,由于成本高昂,我国一些生物柴油处置企业要么“卖不出”产品,要么“卖一吨亏一吨”。

原料关:“收油游击队”猖狂 地沟油难上天

    “有了纯熟的技术,也难以让废弃油大量‘上天’。”生物柴油处置企业上海绿铭执行总裁张英文表示,在很多城市,与“无本万利”的收油“游击队”相比,生物柴油处置企业收购原料的价格不具备吸引力,因此一些小餐饮企业将废弃油纷纷倒卖给了“游击队”最终回流餐桌,正规企业反而“吃不饱”。

小知识

地沟油怎样“变废为宝”?

餐饮废油

    即餐饮后产生的废弃油,俗称“地沟油”。

0号生物柴油

    地沟油经提纯、化学反应等处理后形成,可供船舶、汽车等使用。

1号生物航油

    0号生物柴油经过高温、加氢、裂化处理后,形成的碳氢燃料,可供飞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