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营养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乳制品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我们判断乳制品行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将处在一个增长时期,是今后食物营养产业发展的重点。
“新时代,我们要树立一个用营养来引导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居民消费的新理念。”日前,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交流会暨营养中国行走进伊利活动启动仪式”上指出,未来,要将食物生产目标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逐步转变为营养导向的优质生态高效生产。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君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营养中国行”活动是有效推进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委员会长期关注乳业和大豆产业,选择乳业作为营养中国行的开端,符合委员会一贯的工作重点。
乳制品行业是营养产业重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营养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乳制品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我们判断乳制品行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将处在一个增长时期,是今后食物营养产业发展的重点。”陈萌山说。
过去十年,我国乳制品市场成长很快,乳制品产量增长也很快,但是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世界人均乳制品年消费量已达到110.7公斤,美国为226公斤,亚洲平均为75公斤,而我国人均仅仅为36.1公斤。我国目前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因此,自从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明确提出要求创建“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后,委员会从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提出、试点示范、总结提升等方面始终倾力而为,并选择乳制品行业作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切入点。
作为国民健康食物的推广组织之一,中国奶业协会将全力支持和积极推动国民营养计划的实施,推进国民营养健康的改善。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栋表示,委员会倡导的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非常有意义。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是食物营养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
“对民众而言,示范基地是了解国家政策纲要、科普营养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对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而言,示范基地是获取产业发展方向、研究政策可行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窗口。”李栋说。
营养中国行从这里起步
2017年12月,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并推出首批13家创建单位。2018年6月,在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中期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和企业共同倡导提出,实施营养中国行活动。
孙君茂向记者解释了营养中国行的初衷。首先,营养中国行要展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成效,包括展示参与示范基地建设企业的优质产品、高校营养培训工作、相对有特色地区的农业营养转型的情况等。
其次,营养中国行要提升创建工作的质量。“我们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创建基地。申报成为创建单位后,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是关键。”孙君茂介绍,营养中国行活动将组织专家对基地进行考核和指导,这对基地创建工作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再次,营养中国行要激发基地创建工作的活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让社会各界更多关注这项工作,激发大家创建示范基地的活力。
最后,发挥创建基地的效用。“我们做这项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把科学的饮食方式教给广大国民,让他们能够科学地采用饮食方式,科学地选择食物,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孙君茂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很多条件支撑,包括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教育方式、政策的推动等。通过对营养中国行活动的经验总结,对全国范围内实施营养健康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