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作为全球三大主粮之一,是保障人类粮食安全的核心作物。杂草严重危害小麦的安全稳定生产;化学除草通常被认为是控制杂草危害的最有效手段。砜吡草唑作为新型异噁唑类除草剂,被广泛应于小麦田防除多花黑麦草等多种恶性杂草。在田间应用过程中,不同品种小麦对砜吡草唑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但对小麦品种间特异性的耐药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我院植保所农药应用研究团队在农药学研究领域国际知名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农药生物化学与生理学》(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 “Pyroxasulfone tolerance in wheat: role of enhanced herbicide metabolism and coexpression of key metabolic ge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小麦对砜吡草唑的耐药性存在一种全新的P450酶依赖性潜在途径,明确了小麦对砜吡草唑的耐药性是由P450和GST联合介导的,并鉴定验证了抗性相关基因,为开发耐药性转基因作物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硕士研究生杨偌升和徐洪乐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吴仁海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河南省领军人才项目(254200510021)、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211111123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专项(2024TD12)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