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郸城)专项2025年度实施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

2025年是本轮院县共建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院县共建各项工作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经过2年的努力,郸城县院县共建取得了较大成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逐步落实落地,为我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样板,保障了灾年稳产增收,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凸显,院县共建培育新农人、致富带头人、企业家不断涌现,科企合作逐步进入到实质性实施阶段。如何实现院县共建工作的再突破,谋划好2025年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1月23日,按照院推广处的统一部署,郸城县主体责任所粮食作物研究所邀请院推广处邵运辉副处长,小麦所郑飞所长、蔬菜所姜鸿勋所长、水产院吕军院长、郸城农科所周鼎所长为专家组成员,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郸城县院县共建各参与专家参加座谈会。

会上,邵运辉副处长首先讲话,他强调要做好我院推广工作“12310”工作模式,一是要有一套完善的推广体系;二是要做好科研和推广,做好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需求齐头并进,示范推广工作要以技术创新度、产业贡献度、市场需求度为“三度导向”;三是做好院“院县共建”“优特支撑”“乡村振兴”3个抓手;四是做好十个一,协助地方政府制订一个产业发展规划;梳理一个产业发展问题清单;组建一个跨学科跨单位融合工作团队;提供一套技术解决方案(需进行技术经济学评价);培育一批精品示范样板;扶持一批生产经营主体;打造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形成一个典型做法;宣传一批地方产业发展带头人和科技服务人员;探索一个科技支撑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等农业强省建设的县域实践。

同时,邵运辉副处长还做出了5 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紧跟国家、省委重大会议的指示、批示精神;二是探索院县共建的创新发展机制;三是要有团队精神、争取做“ 自由人 ”,关键时刻能顶上去;四是要有只争朝夕的干事精神;五是要有风险防范意识,主要是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最后实现三个“非 ”,一是国家的导向非干不行,二是非农科院来干不行,三是新品种、新技术非团队成员来干不行。

接下来,围绕郸城县“做强两大主粮、做优三大特色、做实四农联动”的工作思路,专题一(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全链条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专题二(优质小麦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示范)、专题三(特色产业农产品产量产能提升与示范基地建设),3 个专题分别进行了实施方案汇报。汇报结束后,郑飞研究员、姜鸿勋研究员、吕军研究员和周鼎所长分别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要以“工业化思维,全链条思维 ”开展工作,要总结前 2 年的不足在哪里,重点点到位、点到底,玉米方面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如何解决金丹科技玉米原材料的问题,抓住企业和大户的想法和关键需求,出其不意,做出郸城特色。最后形成了院县共建实施方案论证意见。

程泽强所长强调,一是按照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认真梳理整改;二是在前两年共建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凝练2025 年院县共建工作核心内容;三是紧跟国家“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总目标,持续发力院县共建工作,提高技术到位率、机械匹配度,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支撑,前端做好核心技术攻关、 中端技术模式集成、后端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四是措施方面重点做好“四个突出”,突出大面积,而非小面积单产典型,重点服务郸城县整县推进;突出“四良”融合,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突出关键环节,从种到收,环环相扣;突出主体带动,以金丹科技为核心,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要突破口,率先促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落地,提供单产托管服务,做好订单生产和科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