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粮食作物研究所简介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始于1955年省农业试验场杂粮组,于1979年正式成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主要开展玉米、水稻、谷子、甘薯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设有玉米遗传育种、玉米耕作与栽培、玉米品种评价利用、水稻、薯类、特色杂粮和作物基因编辑等7个研究室,内设所办公室、综合业务科、财务科和平台与基地管理科4个科研服务部门。现有职工84人,在职在编52人,聘用27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研究员9人,包括3名二级研究员,副研24人;博士后5人,博士31人,硕士20人。

建有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郑州)、农业部玉米转基因(郑州)中试基地、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玉米基因编辑与遗传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玉米绿色精准生产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水稻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特色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优质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河南省工业用玉米良种繁育及产业化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平台等;是河南省玉米、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牵头单位;河南农科联合体、河南金粮联合体(玉米)主持单位。为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

先后承担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河南省重大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重大重点项目。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科研成果,选育出通过审定的玉米、水稻、杂粮等作物新品种164个,其中国家审(鉴)定品种51个。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122项,专利63项。发布河南省地方标准22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成果奖各1项,省部级以上成果奖55项。其中,米新品种“郑单958”的成功选育与推广,引领了我国玉米生产上品种的第六次更新换代。该成果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郑单958”创造了我国玉米品种推广速度、年种植面积和累计推广面积的最高纪录。2004年开始连续18年均为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截至2024年,累计种植面积近10亿亩,增产玉米580亿公斤,增收近1100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新成果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居全国领先地位。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