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定点帮扶后双庙村工作简报第7期

工作概述

1.土地流转协议落地生根,驻村工作队助力产业开花结果

        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与精准协调下,6月8日后双庙村村委会与十余户村民顺利完成土地集中流转签约仪式。此次涉及流转的土地面积30余亩,将统一用于高标准设施大棚建设,规模化发展现代韭菜种植产业。这一关键举措,标志着后双庙村在盘活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签约仪式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村民们认真审阅合同条款后,郑重签下名字、按下红手印。村民代表张建国激动地表示:“工作队和村里把账算得明明白白,把前景讲得清清楚楚。土地流转出去有租金,我们还能优先到大棚里务工学技术,挣双份收入,这路子走对了!”后双庙村此次土地的成功流转与产业定向,是驻村力量精准滴灌、村民主体积极参与、政府政策有力支撑三方合力的生动体现。不仅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更将为后双庙村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能,书写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

2.濮阳县水利局组织人员到驻村实地指导秋播灌溉工作

       为保障秋播作物出苗用水,6月19日,濮阳县水利局派出工作组莅临我村,专项指导秋后播后灌溉及机井保障工作。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重点查看了机井运行实况,详细了解现有灌溉机井的开机率、出水量、使用管护情况及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实地指导正在实施的机井配套项目工作,评估其解决实际灌溉困难的效果潜力。

       结合当前墒情与作物需水特点,技术人员现场传授了节水灌溉技巧和科学配水方法,解答了村民疑问。对发现的机井老旧、效率不高、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维修保养和优化使用的建议。明确表示将对我村目前已完成配套的13口机井的水井房问题予以协调和解决。

       此次指导为后双庙村秋播灌溉提供了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撑,明确了机井管护和改造的发力点,极大增强了我们做好抗旱保苗、服务秋粮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群众对水利部门的务实帮扶表示欢迎。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秀杰一行到驻村指导工作

       6月19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秀杰、推广处副处长邵运辉一行到驻村开展实地调研并指导乡村振兴工作,海通乡乡长吴相洲及乡有关负责同志、驻村工作队及村委干部全程陪同。在座谈会上,驻村第一书记张和臣,详细汇报了驻村工作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治理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效。吴相洲乡长随后全面介绍了海通乡基本情况、整体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路与举措。

       李秀杰副院长认真听取汇报后,对驻村帮扶成效及海通乡立足乡情的产业规划给予充分肯定。他结合实地情况提出具体四点指导意见:一是拓宽资源渠道,强化联动协作;二是激活乡贤力量,凝聚发展动能;三是创新宣传模式,扩大示范效应;四是立足县乡规划,发展高效农业。指导意见为驻村工作队下一步工作明晰了方向,驻村工作队将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帮扶村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共同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座谈会后,李秀杰一行实地考察了村容村貌及重点产业项目,并专程拜访慰问村内老党员。在老党员家中,李秀杰亲切交谈,详细询问生活状况与需求,感谢他们为乡村发展作出的贡献,并认真听取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体现了组织关怀。

4.七一前夕送温暖,驻村联村情意浓

       在建党节来临之际,为传递党组织关怀,驻村工作队与村委干部于6月30日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群众活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密切配合,提前精准确定慰问对象,精心准备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深入老党员家中,与他们亲切拉家常、问冷暖,详细询问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并感谢老党员为党和村庄发展作出的贡献,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叮嘱保重身体,鼓励继续发挥余热。慰问困难群众时,宣传帮扶政策,鼓励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并现场记录问题承诺协调解决。

       此次慰问活动,将党组织的温暖和节日祝福送到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心坎上,使他们倍感温暖,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归属感和对党的认同感,为庆祝党的生日营造了温馨、和谐、团结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