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河南省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河南新乡和郑州惠济区召开。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海波研究员、河南省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刘三军研究员、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崇怀研究员、河南农大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周琳教授、河南农大园艺学院院长郑先波教授、院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陈琼、园艺所所长尚泓泉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及来自周边的葡萄种植代表12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河南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当前阳光玫瑰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种植面积过大导致产能过剩,部分种植户过度追求高产,不仅引发果实口感下降,还因用工成本攀升、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原因致使市场价格低迷,出现滞销现象,产业整体效益下滑。此次活动以“展示技术成果、优化品种选择、丰富市场供给”为核心目标,现场对国内外的52个葡萄品种进行了品鉴。专家团队围绕“省工、优质、色彩丰富、风味多样”的品种标准,筛选出适配河南气候与种植条件的优良品种,为种植户品种更新提供了科学参考。
在室内培训环节,王海波研究员围绕“葡萄高质量生产技术”进行了专题报告,为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刘崇怀研究员解读了葡萄产业进步与品种演变,梳理了产业发展脉络与品种迭代方向;河南中远葡萄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鹏研究员分享了大园区葡萄园管理经验,提供了规模化种植管理解决方案;郑州郑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杜小亮聚焦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为种植户解决了生产实际难题。
在豫东试验站科企对接基地河南中远葡萄研究所有限公司,王海波研究员指出,针对当前阳光玫瑰产业痛点,必须将“品质提升”放在首位,才能实现优质优价,示范园区的阳光玫瑰通过科学管控,亩产稳定在2500斤左右,单穗留果40粒,单粒重12~13克,单穗重约1.2斤,果实泛黄、香味浓郁,售价远超市场价,凭借高品质赢得消费者青睐,是未来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