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通讯员 史俊庭 景丽 杜涛
“我在这两个村已经待了5年,5年里我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尝试,就是要因地制宜地闯出一条发展产业的路子,助力乡村振兴。不管产业大小,立足让老百姓能赚到钱。”说这话的是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副研究员樊红杰,他目前帮扶的这个村位于河南省濮阳县海通乡后双庙村。
助力樊红杰做事的是一个项目,该项目来源于河南省农科院实施的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专项计划在河南省9个示范村镇同步进行,后双庙村是其中一个示范村,同时是河南省农科院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村,也是基础最差的一个。
专项计划,打造乡村产业样板
当下,三农工作的重点已经历史性地全面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在长期为河南省农业发展提供一系列重大科技示范工作的基础上,从2021年开始,专项计划通过品种、技术示范和推广,提升地方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链延伸,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创新推广模式,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技示范样板。
樊红杰主持了专项计划中的“后双庙村高效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全力以赴协助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河南省农科院派驻第一书记张和臣助力后双庙村乡村振兴。
后双庙村是海通乡经济条件较差的一个,村子里只有900余人,人均一亩耕地,没有任何产业,年轻人都在外边打工,村子发展相当滞后。
“后双庙村的帮扶是今年2月份才开始的。之前在临近的前康庄村,专项计划的实施非常成功,同时还让村里一个‘酒晕子’扔掉酒瓶子,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现在是种芹菜的一把好手。到这个村后,我相信同样能培养致富带头人,打造村里特色产业。”樊红杰说。
整地搭棚,赚钱得有好思路
张和臣和樊红杰到了后双庙村,一番调研之后就对该村的产业进行了谋篇布局。经过研究,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他们决定将村里的一片没有经济价值的林地改造成蔬菜地,并首当其冲发展了短平快的韭菜产业。
在园艺所技术的支持下,韭菜很快就获得丰收。为了将生产的韭菜销售出去,项目团队对接当地一个韭菜收购的食品厂,为后双庙村的韭菜销售打开了通道。
与此同时,在专项计划和省派第一书记基金的支持下,张和臣为后双庙村搭建了四个高标准蔬菜大棚,有了大棚的支撑,项目团队就可以进行蔬菜产业布局了。
育芹菜苗是个技术活,后双庙村没有专业人员,樊红杰就让他培养的邻村“酒晕子”技术员提前育苗,然后移栽到后双庙村,促进前后两个帮扶村技术的延续和融合。“芹菜育苗技术要求高,等到我在这里培养了新的技术人员,后双庙村种植户就可以独立在这里种植芹菜了。”樊老师说。
然而,这种高标准蔬菜大棚的投入大,一般的老百姓承担不起,为了能够进行模式推广,樊红杰提出了建设简易大棚,并实施“一棚三熟”的种植模式。这种简易大棚首先在春季种植小西瓜,小西瓜的价值比较高。小西瓜收获以后,开始种植夏季反季蔬菜。蔬菜收获后,再种植香芹。经过这种组合,“一棚三熟”能实现亩收益万元以上。樊红杰说,“一棚三熟”种植模式投资低,收益高,技术易掌握,易复制与推广。
樊红杰在后双庙村四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实施的是价值最高的七彩番茄,这些番茄品种均是市场上最好的品种,用专业的种植技术保证品质,成熟后装入专门设计的包装盒,每盒一斤,装着七个颜色的番茄。“我们把这种番茄投放市场后,一斤的售价为20元,一亩的毛收益能达到12万元。”樊红杰说。
靠山吃山,产业没有极限
当然,这只是专项计划成果的一部分,到后双庙村进行帮扶的时候,樊红杰就开始计划另外的一个产品,那就是高品质特色玉米糁。
据悉,这种玉米糁跟市面常见的玉米糁不太一样,种植的“花美丽”糯玉米品种由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周波博士最新选育并审定的,玉米粒有黑、黄、白三种,玉米糁营养搭配合理,营养价值高,由石磨加工,口感香糯,可以说是当前最好的食用玉米糁。
面对今年的连阴雨天气,樊红杰未雨绸缪,提前对糯玉米进行了收获,等到阴雨天气过后,马上就进行加工、市场投放。樊红杰兴奋地说,收获的糯玉米初步估计有1万斤左右,虽然还没加工出来,但订单已经拿下了不少,估计很快就卖完了。
在后双庙村项目团队的住处,有一批已经包装好的韭花酱,他就是樊红杰用后双庙村绿色韭菜生产基地产出的韭菜花委托食品厂加工而成的。“韭花酱由纯韭花制作,原生态,口感品质好,一箱6瓶,精美礼品盒包装,深受消费者欢迎。”樊红杰说。
在海通乡,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樊红杰已经和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尹海庆研究员开展合作,和种植大户一起,专门种植尹海庆选育出来的水稻新品种——郑稻C42,收获后统一加工,专门设计包装,统一销售,成为专项计划孵化的又一特色产品。
目前,张和臣带领项目团队依托专项计划,已经在后双庙村初步形成了“设施升级+品种迭代”双驱动,品牌价值再提升的模式。河南省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张辉在对后双庙村进行了调研后,盛赞后双庙村的模式,他希望这种模式能够以村为基点,逐渐引领海通乡、并辐射到濮阳县,让把产业形成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让老百姓真正能从自己产品形成的产业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