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春管忙 增收有保障
春季是中药材生长的关键时节,做好田间管理,是确保中药材良好生长的基础。4月12日至13日,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梁慧珍研究员的带领下,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赴南阳开展中药材春季管理与技术服务,邓州市农科所所长曹永涛等陪同调研。
12日,服务团会同邓州市农技人员,深入桑庄镇淫羊藿种植合作社查看淫羊藿的生长情况。针对合作社负责人尹大鹏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淫羊藿原材料紧缺,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小,但种苗供应不足,缺乏标准化的种植技术,病虫害也较为严重的问题,服务团建议要加大种苗繁育,增加技术投入,注意防治炭疽病,同时表示后续会向合作社持续提供技术支撑。

南阳是全国最大的艾产业种植基地、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在邓州市白牛镇艾草种植基地,负责人郭许向服务团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针对目前艾草长势参差不齐的问题,服务团指出,艾草虽然被称为“懒汉作物”,但也不能任其生长,定期的施肥、除草要跟上,艾草浇水要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我们的油菜种植基地在山区,是沙质土壤,土质疏松,五年来收效甚微,亟需一个长远规划。”13日上午,在南阳鸭工区宜品农业,负责人汪祖品说到。梁慧珍研究员结合其实际情况,建议他们进行长远规划,改种药食同源的酸枣,桑葚等作物,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建议做酸枣汁、桑葚汁等产品,打通销路,培育大品牌。
未来,专家团队会持续为示范基地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为推动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的实施,助力优质中药材产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