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计划科2007年院文明科室申报材料
(科研管理处)
2007年计划科在处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报告,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支持并参与院里的各项改革,始终坚持管理就是服务观念,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团结合作,在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项目情况
1.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各类科技项目7批36个,批准立项10个,共争取经费853万元。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个,批准立项4个,经费253万元;组织申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9个,由于受指标限制,院组织专家初评后向省科技厅推荐5个,经科技厅再次筛选,我院报科技部4个项目全部批准立项,经费300万元;申报863计划项目4个,批准立项1个,经费200万元;跨越计划项目1个,批准立项,经费100万元; 973前期研究专项4个。另外,院各有关单位和专家争取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8个,经费2400万元;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研究项目7个,其中3个项目落实经费1718万元。这样算来,全院年度争取科研经费4971万元以上。
2. 组织申报省科技计划各类项目82个,批准立项32个,年度到帐科研经费1028万元。组织申报中原学者2人,全获批准;科技攻关40个,批准18个(其中重大3个,重点15个);成果转化计划8个,批准5个;国际合作项目8个,批准1个;基础研究11个,批准1个;软科学研究5个,批准3个;杰出人才计划项目3个,批准1个;杰出青年计划项目5个,批准1个。另外,组织申报8个省财政备选项目,批准3个,经费810万元。
二、国家和省级项目的日常管理
1.国家项目管理:组织24个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填报了2006年执行情况调查表,审核合格后上报。督促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按不同要求分别提交年度进展报告、结题总结材料和资助计划书,按要求拟写了年度管理工作报告按时上报。完成了2006年度立项的3个863项目的合同签订工作。组织2007年立项的4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先后组织4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完成了现场监理和验收工作。
2.省级项目管理:组织49个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填报2006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表,审核合格后上报;组织完成8个成果转化计划项目和3个重大攻关项目的合同签订工作。组织完成6个重大攻关项目、2个杰出人才计划项目、2个杰出青年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均顺利通过验收。
三、院科研发展专项资金立项工作
1. 调研准备:采集了全院63个研究团队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人员组成、承担项目、科研平台、科技产出等5大方面。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为项目安排工作提供了依据。
2. 组织申报、评审、立项:在广泛和反复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并向全院发布了科研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和申请指南,共受理申报项目53个,其中47个项目通过形式审查。经过组织同行专家评议和院学术委员会论证,报院领导同意,确定立项支持38个项目,拨付专项经费563万元。
3.立项工作改进与效果:一是改变了申报方式,从明确发展重点、强化目标导向出发,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及我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瞄准未来10~15年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结合我院学科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选择研究领域和方向作为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内容,各有关研究团队要按指南规定方向申报项目。通过主动设计,引导科技人员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使全院创新活动与学科建设规划更加吻合;二是改进了评审方法,一方面充分发挥院内外同行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请同行专家对申报项目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技术方案等进行全方位把关,另一方面对优势领域和扩张领域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评审的针对性更加增强;三是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集中度,2005年,专项资金立项支持55个项目,今年确定立项支持38个项目,尽力避免了面面俱到和“撒胡椒面”现象。
四、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1.及时将拨入院的国家和省级项目经费共2870万元转拨各所,为研究工作按计划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2.先后4次按农业、社会发展、公益性等不同领域向各研究所征集省重大项目建议,筛选后共向科技厅推荐50个项目。
3.向全院征集农业科技成果项目67个,审核筛选后向科技厅报送55个。
4.先后组织推荐82位农业咨询专家、5名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专家、3名软科学研究专家、10名农业科技成果专家报省科技厅作为相关方面评审专家,推荐4名应急专家报省应急管理办公室。
5.组织棉花无土移栽等5个已通过验收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参加第四届东盟博览会。
6.组织高层次人才学术报告会4次,听众200多人。
附:2007年争取国家项目一览表
类别 |
课题名称 |
经费 |
主持人 |
备注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抗体依赖增强作用及其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 |
180 |
张改平 |
主持 | |
小麦IB染色体Glu-B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效应及其分子标记研究 |
33 |
雷振生 |
主持 | |
利用计算机模拟探索抗胞囊线虫大豆品种分子设计育种方法 |
32 |
主持 | ||
微生物源Tri101基因在玉米中表达和毒理分析 |
8 |
薛保国 |
主持 | |
4 |
253 |
|
| |
重大动物疫病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 |
200 |
李学伍 |
主持 | |
1 |
200 |
|
| |
优质馒头节水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9694中试、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
100 |
许为钢 |
主持 | |
优质高产高效杂交棉新品种豫杂37试验与示范 |
80 |
房卫平 |
主持 | |
西瓜新品种“天骄”和 “凯旋”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
70 |
徐小利 |
主持 | |
高产广适抗寒中筋小麦新品种国审“花培5号”中试与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
50 |
海燕 |
主持 | |
4 |
300 |
|
| |
鸡重大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技术试验示范 |
100 |
张改平 |
主持 | |
1 |
100 |
|
| |
黄淮海南部区优质强筋小麦 |
350 |
许为钢 |
主持 | |
小麦--病害防控 |
350 |
武予清 |
主持 | |
小麦--土壤化学 |
350 |
沈阿林* |
主持 | |
棉花--中熟棉育种 |
350 |
房卫平 |
主持 | |
油菜--黄淮栽培技术 |
350 |
张书芬 |
主持 | |
大豆--产业技术郑州综合试验站 |
150 |
卢为国 |
主持 | |
生猪--疫病控制技术研究 |
350 |
张改平 |
主持 | |
奶牛--中原地区奶牛繁殖综合技术试验站 |
150 |
徐照学 |
主持 | |
8 |
2400 |
|
| |
芝麻不同生态区种植模式和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
1238 |
张海洋 |
主持 | |
黄淮海小麦抗旱抗干热风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
261 |
许为钢 |
参加 | |
棉花简化种植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 |
219 |
房卫平 |
参加 | |
专用花生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
|
张新友 |
参加 | |
大豆 |
|
|
| |
油菜 |
|
|
| |
甘薯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
|
杨国红 |
参加 | |
7 |
|
|
| |
|
497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