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团送技下乡服务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11月5日至6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团结合卢氏县服务队的作用和优势,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棚、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韩玉娥、师子文、李栋栋、闻诗歌、曾涛等一行5人赴卢氏县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服务队先后来到朱阳关镇、产业集聚区、五里川镇、杜关镇等地开展座谈、实地调研及指导工作。

服务队在朱阳关镇沟口村、刘家村、城子村、槐树村和崔家沟的多家农户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针对香菇菌种退化和出菇管理等问题做出总结和分析,韩玉娥农艺师表示:“目前卢氏县大部分香菇种植农户所使用的品种都是以前的老品种,菌种退化导致产量降低、抗逆性差和品质不好等多个问题亟需解决,充分了解农户对品种的需求,有目标的进行我们的育种工作。”随后服务队对于菇农在香菇种植采收及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记录,并针对不同的出菇管理的温度湿度控制进行技术指导。

在卢氏县薛向阳等人的陪同下,走访了食用菌种植大户。分别就种植规模、标准出菇棚建设、菌种、花菇培育等进行深度交流,建议更换大棚外部材料,有利于光照、通风、湿度的精准控制。重点强调了花菇培育要严格控制好改变温度和湿度的时间段,争取做到出花不减产,提质又挣钱。

随后到一行人到信念香菇智慧市场,进行香菇市场调研。从中了解到,针对不同的出口地,根据当地人的喜好、运输时间和距离等,使用不同的香菇品种。其中,香菇的保鲜品质至关重要,同样的保存条件下,一般品种能保存7-14天,有些品种能保存40天以上。这对于我们香菇育种工作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为群众解决的问题。

在基层能够发现更多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他们来命题,我们来解题,让科研更接地气,服务也更有方向。以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为起点,如何探索一条以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农村发展之路成为我们崭新的命题。下一步团队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融合,共谋发展之路,最大程度的发挥当地农业发展潜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卢氏县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