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始建于1934年,前身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务署烟叶改良委员会直属的“许昌烟草培种场”,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烟草专业研究机构之一。1979年归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2008年增挂“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牌子,业务归河南省农科院和河南省烟草公司双重管理。当前为“一所两地”,在郑州市和许昌市均设有办公和试验场所,主要职能任务是从事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重点开展烤烟新品种的选育,优质烟栽培、采收调制,烟草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并提供土壤、烟叶检测检验,技术咨询、基地开发等服务。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处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70名,处级领导职数1正3副,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现任所领导班子设有1名所长、2名副所长,下设育种、栽培营养、植物保护、调制加工、质量检测等5个研究室(中心),综合办公室、科研与成果转化科、财务科及后勤科等4个职能部门,现有在职在编人员52人,编外聘用科研助理23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11人,硕士25人。培养省高层次人才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许昌市拔尖人才2人,许昌市优秀专家2人、许昌市高层次人才5人,院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 1个,先后荣获“河南科技扶贫先进单位”“许昌市文明单位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烟草所占地面积329.3亩,其中办公区46.70亩,试验田面积282.6亩。设有病圃、病虫害系统调查圃、土壤与环境观测圃及农业气象观测站等科研固定用地。拥有大棚温室、自动化烤房、种质库、菌源库及天敌中心等科研设施。现保存烟草种质资源800余份,菌源种500余份。实验室总建筑面积4500余平方米,现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50余台(套),总价值3000余万元。拥有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行业黄淮烟区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站”“河南省农科院烟草学重点实验室”及“许昌市特色烤烟品质提升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
经过90余年的建设发展,烟草所已成为学科齐全、专业人才集中、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较高的烟草农业研究机构。先后培育出许金系列、豫烟系列等烤烟新品种30多个,“十四五”以来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6个。高抗赤星病种质资源“净叶黄”为世界首创,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是我国首个对外不交流品种。“优质烟草系列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目前烟草行业获得的最高国家奖之一。此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多项,授权专利110多个,编写烟草科技专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率先研制开发了烟草抑芽剂、专用复混肥、包衣种子、烘烤图表、烟草病毒病预测预报模型及东亚小花蝽等科技产品,在河南、山东、贵州等主要产区推广应用,为我国烟叶生产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撑。
(注:数据统计截止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