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种植粳稻一点农药都不用
最近,云南省宾川县农民赵兴喜特别高兴,他家一亩多水田,用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研发的GPIT技术种植粳稻,不仅获得高产,而且没有使用一点农药。
日前,在省、地、县农业专家的现场监督下,经实打验收,赵兴喜种植的GPIT技术试验示范田亩产达到759.6公斤,是当地粳稻单季亩产最高纪录。黄澄澄的谷穗最高结实600多粒,低的200粒,平均结实数250~350粒。
GPIT技术全称“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用提高光合效率的办法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增加作物产量,是世界许多国家政府和科学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但至今未见取得成功的报道。那中元经过十多年研究,突破作物基因不可能表型诱导调控表达的定论,开发出GPIT技术及其第一代主要产品“那氏778诱导剂”。经东北、山东和云南科研部门测定,不同作物分别提高净光合强度50%~400%。
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是病虫害,严重时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不仅使农民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农产品受到污染,给消费者带来巨大危害。过去,赵兴喜种这块田,水稻育小秧时要打两次农药,移栽到大田后还要打五次农药防止稻瘟病、百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但今年,从小秧到收获全生育期,没有使用一点农药,给他省了一笔钱。
信息来源:中国三峡农业信息网 (200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