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稻期待更好的明天
人们总是把希望寄托于明天,超级稻的明天将会怎样? 有专家说,在一片喝彩声中, 超级稻将迎来推广的大好时机。回顾超级稻走过的历程,品种从无到有,面积从小到大;从试验示范到“百亩片、千亩方”在12个省市全面开花。我们看到了广大农民对超级稻的热情和期望,也看到了中国水稻专家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然而,在这一片喝彩声中,我们仍需要冷静地看待超级稻给我国水稻生产所带来的这场革命。因为超级稻虽然是超级的,但不是万能的。它饱含了中国水稻育种专家的心血,肩负着中国?旧??迪中峦黄频睦?分厝危?性刈胖泄?┟竦母卟?驮鍪招碌南M?R?闷浞⒒幼畲蟮男б妫?迪终獬∷?旧??母锩??剐枰?弑父鞣矫娴囊蛩兀??鄹鞣矫娴牧α俊?
前不久,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成员再一次会聚北京,就进一步推广超级稻的长远规划,以及当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专家们认为,超级稻走到今天,可以说才刚刚起步。机遇与挑战并存,超级稻的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艰难路程;实现超级稻大面积推广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投入不足经费是个“瓶颈”
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需要先示范再推广,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工作量大,任务艰巨。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也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扶持。在县、乡两级普遍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开展受到资金“瓶颈”影响日益突显。专家们建议,国家财政应尽快下达专项资金,确保超级稻示范推广。
在四川省中江县采访时,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到包点村进行技术指导,最远的村离县城有70多公里,单程路费就要10元钱;若当天回不了家,住在镇上的招待所里又要花去10元住宿费。这样一去一回费用就要30元,这还不算补贴费、伙食费......
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苏泽胜对此也深有体会。今年上半年,为落实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安徽、湖北两省各项目县、市、区已投入不少资金,用于组织前期培训、技术人员入户技术指导、编印技术资料、种子等物化补贴等各项工作。因地方扶持资金有限,给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据了解,我国的粮食生产大县多数是财政困难县, 目前多数项目县是将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与“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捆绑在一起进行,挤用别的项目经费;有的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是硬挤出一部分经费来做项目,而个别的县却明确表示不愿意承担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原因是县财政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来。
技术不到位万事开头难
“超级稻的示范推广才刚刚起步。但万事开头难,良种良法有个熟化过程,农民有个接受过程。”广东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站林青山研究员如是说。
超级稻的示范推广,不仅仅是一个品种问题,不是说农民买了某个超级稻种子,回家种植就能达到高产目标。要想让超级稻发挥高产潜能,必须采用科学配套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与水稻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主推技术相结合,必须有农业技术员下到农户去进行技术指导。然而,由于目前农村许多年轻劳力外出务工,家中只留下文化程度低、年老体弱的人在家种地,田间管理水平跟不上,给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带来了阻力。
同时,农业技术推广力量的不足,减缓了农业科技的转化速度。超级稻示范推广技术要求高,宣传培训、蹲点办方、现场指导需要有一支健全的队伍,但目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人员不足的现象较严重,基层尤其是乡镇级农技推广队伍弱化、人才流失、经费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所长认为,面上生产的不平衡性,是制约超级稻辐射应用面积和增产指标实现的又一因素。由于农技队伍人员不足、农民生产传统习惯势力较强等原因,面上超级稻生产技术到位率、生产水平明显不如千亩示范区和百亩核心区。有些地方种植户分散,作物布局不统一,多种作物插花种植,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交叉种植,给超级稻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增加了难度。有的田块播种偏迟,秧龄偏长,大田营养生长量不足,影响了超级稻品种产量潜能的发挥。
针对上述情况专家建议,各地应加强对农民示范户的培训;同时,科研育种、技术推广单位应尽快将筛选出的产量高、品质好的超级稻品种与栽培技术“嫁接”,加强超级稻栽培技术的可操作性研究,将超级稻栽培技术“打捆”简化处理,要像傻瓜照相机那样,把一个简便易行的“傻瓜栽培模式”交给农民。
正确引导走出认识的误区
超级稻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于是不少人认为,超级稻是用肥堆起来的。若是这样的话,也就违背了推广超级稻的初衷。“推广超级稻的目的是节本增效,推广超级稻更要讲究经济效益。”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说,我们必须走出这个误区。
“由于水稻品种的区域性强,超级稻主导品种的确定要因地制宜,协调好高产与优质的关系。”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农科院水稻所郑家奎副所长说:“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掘适宜不同生态区和不同生态环境种植的优质高产超级稻新品种(组合)。”
据了解,目前推荐的超级稻品种大多数是喜大肥的品种,这些品种只有肥力充足才能充分发挥其产量潜能。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肥料投入往往不足。江西省近几年主推品种为“两优培九”,这是一个对地力要求很高的品种,在推广中发现,第一年种植时产量很高,第二年产量就下降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该品种对地力消耗大,而农民的施肥量不足。江西省的农业官员告诉记者,江西农民的施肥水平比江苏、浙江要低30%左右。
另据东北地区的农业官员介绍,当地农民也存在肥料投入不足问题,主要原因是农民害怕大肥造成后期倒伏。这就要求农业技术人员在超级稻的推广过程中,让农民深入了解品种特性,积极、合理地进行生产投入,使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提醒各地,应根据本地土壤肥力及农民投肥水平的差异,确定适合本地种植的超级稻推广品种。
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的专家们认为,超级稻品种的选用推广必须符合《种子法》并与省区试验相结合,对已通过审定的苗头品种,应积极示范推广,稳步推进。要正确引导农民种好超级稻,防止任何借超级稻之名,盲目引进推广一些劣种、假种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以免给超级稻示范推广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孙乃会 林菲 程鸿飞 黄朝武 曹茸 )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200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