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突破猪胚胎超低温保存技术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家23日宣布,他们已经成功掌握在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中保存猪胚胎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保存的28个胚胎复苏之后移植入母猪体内,产下10头小猪,成活8头。这是中国科学家在难度较高的猪胚胎超低温保存研究上的首次突破,为建立中国特有猪种胚胎库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了解,此次保存技术上的突破关键是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达到瞬间急剧降温的效果。科学家解释说,猪胚胎在15摄氏度以下对温度十分敏感,有一段“危险温度区间”,如果不能“迅雷不把诙?钡乜绻?飧銮?洌?咛ゾ腿菀姿劳觥?
此次采用玻璃化冷冻液与胚胎一起置入特殊的管子放进液氮,可达到每分钟降温超过2万摄氏度的降温效果。而所谓的“玻璃化”,是一种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状态,一般的降温是液态变为固态,但对胚胎而言,变为固态就会造成很大的损伤,所以要用一种玻璃化冷冻液使胚胎处于“玻璃态”。
今年4月份,通过超低温技术保存的28个猪胚胎被复苏后,移植入母猪体内,到8月初1头母猪怀孕,产下10头小猪,成活8头,目前长势良好,现正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主持此项研究的张德福研究员说,此次猪胚胎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上的突破,为今后有效保存优良的地方猪种并建立特有猪种胚胎库奠定了技术基础。(作者:李荣 )
信息来源:新华社 (200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