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农业要闻
农业要闻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在东阳召开
  今后,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与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把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这是今天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思路。   与会人士人提出,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这种状况尚在许多地区未得到根本改变,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重大任务。   本次研讨会就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提出了以下几点:   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形成结构与劳动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大力促进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农产品需求空间和消费群体,以农民的非农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把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与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乡结构。   近年来,浙江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集聚的同时,大力实施“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把传统农村社区改造成为现代农村社区,为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供良好的载体,有力地促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推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经济社会互促协调的发展格局。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是“短腿”,而农村社会发展则是“短中之短”。这是当前城乡差别的最突出表现。   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新五保”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五点:一是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率先建立了包括农民在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建立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建立了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五是实行孤寡老人的集中供养制度。   统筹区域发展,把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结构。   浙江省经过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的努力,在1997年消除了县级贫困,如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山区、海岛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和海洋经济,把山区和海岛建设成为绿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二是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三是积极推进下山移民进程,把下山移民与城市化、工业化、退耕还林、土地整理有机结合起来。四是以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导,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工程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把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化城市改革结合起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统筹的经济社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