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大河财立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提升油料产能要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郝楠楠】11月9日至11日,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在郑州举行。本次大会全方位展示近三年来河南省种业创新和良种联合攻关新成果,展示国内外一流科研平台和种业企业创新成果,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合作。
    大会以中原农谷为核心,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10家省内外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秋乐、牧原、现代、欧蓝德、豫东牧业、天成鸽业等河南省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8家牵头企业以及河南种业集团、先正达、拜耳、中农发等头部种企参展,展出成果涵盖粮、油、肉、果、蔬、菌、药、渔等各类优势和特色农产品。
    在神农种业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围绕中国油料作物育种进展及产业发展建议进行了主题分享。
   
张新友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人均年消费量持续增长。目前,中国食用油人均年消费量达到30公斤,超过世界年人均27公斤的消费水平。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为30.7%,低于粮食、棉花、肉类、禽蛋等。预计在2025年—2035年间,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油料生产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张新友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在油料生产中,花生占据重要位置。数据显示,2012—2021年间,花生产量增幅16%,在油料作物中增长占比位居第一。
    张新友介绍,在河南,花生、芝麻及油料总产均居全国第一。2017年至2021年,河南花生5年间平均种植面积1840万亩,在全国占比26.2%,年平均总产572万吨,在全国占比32.4%。在花生品质提升方面,含油量和油酸含量是两个重要指标,2000年至今,全国高油品种(含油量大于55%)数量为254个,其中河南68个。在提高油酸含量方面,2007年—2022年之间,全国陆续培育了高油酸(油酸含量大于75%)品种315个,河南培育了105个,占比约33.3%。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种植面积前10位品种中,河南培育的占据6个,而且3个是高油酸品种,占高油酸品种的75%。
    目前,油料育种面临哪些挑战?张新友介绍,第一,单产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品种耐迟播、耐密植能力差是油菜单产水平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关键病害抗性育种有待突破。第三,抗逆性亟待提升。第四,品种宜机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第五,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比如需要研发专门生产花生酱的花生品种等。第六,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亟待加强。
    关于油料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提升油料产能的总体思路是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张新友说,扩面积要调作物结构、开发冬闲田、盐碱地;提单产要实施良种+良田+良技+良机组合发展;增效益要减肥、减药、降本、提质并举。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高产优质抗逆品种选育与推广力度;开展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创建与示范;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引导优质专用品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强化油料的产后加工与品牌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