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14日,应鹿邑县农业农村局邀请,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梁慧珍带领团队到当地调研中药材生产。在农业县农村局局长陈东振、副局长王群等的陪同下,专家一行根据当地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辨证论治,开出一道道“药方”,解决当地中药材生产难题。

14日,在鹿邑县穆店乡张店行政村种植户胡自起种的150亩菊花田里,专家发现,本该是第一茬花收获的时候,却看不到菊花盛开。据介绍,由于当地没有相应的杀青加工设备,没有对标企业收购,菊花收获后无法保存,种植户只好给菊花打头,人工防止开花,直接经济损失占后年度的三分之一。针对这种现状,专家提出,只有加工炮制企业与当种植的药材相匹配,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专家一行随后察看了胡自起种的35亩白术,地里死棵、烂根现象明显,种植户急切咨询专家,有没有好的预防控制办法。专家指出,排水不畅是导致白术根腐的主要原因,白术根腐病往往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6-8月份是高发期,要及时排水;其次是地下虫害伤根,遇到土壤高温高湿,容易感染病菌,出现根腐,要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另外,施肥不当容易烧根,容易根腐,避免高温天气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