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丽 实习生 梅静雨
近日,中欧合作项目"黄淮海‘小麦-玉米’秸秆增值利用培肥沃土技术"课题启动会在河南省农科院举行。这是多年来我省参与的首个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项目。
参与本次启动的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卫文星、河南省农科院科研成果处处长张磊、河南省农科院资环所所长罗鹏、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所所长黄保及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孔维丽研究员、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副站长孙笑梅及其他项目相关成员,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赵爱武对课题做指导发言。
项目名称"中国与欧盟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农业养分管理和可持续转型",启动会早于2023年11月1日在北京启动,本次为我省参与项目子课题之一。
早在此前,项目主持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和欧方首席Andear教授在北京双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欧方首席专家Andrea也到河南省进行了考察,对项目实施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项目负责人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孔维丽研究员进行专题牵头研究和汇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省农科院能够逆势而上,参与中欧合作项目,打通与欧盟8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桥梁,实属不易,值得点赞。"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赵爱武副处长对省农科院开启科技领域国际合作模式,深表称赞。这是我省承担的第一个地平线计划,项目启动标志着我省科技开放合作的开启国际化新篇章。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全省粮食面积连续8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河南贡献。但是,在连年取得粮食丰收的同时,资源消耗量非常大。会上,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表示,中国和欧盟农业发展各自处于转型关键阶段。欧盟国家倡导农业生产零污染,以有机管理为核心的养分管理生产力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上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Solutions,简称NbS),倡导以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为基础,借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自然、社会和经济耦合效应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中欧双方各有优势,互鉴共进。"‘黄淮海‘小麦-玉米’秸秆增值利用培肥沃土技术’项目研究内容,通过收集秸秆种菇,产生的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改良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养分使用效率,减少了化肥投入,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破解了秸秆、土壤、农民增收的难题,每亩可为农民增收6000元左右。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利国利民,意义重大。"张磊处长发言同样表示该课题意义非凡。
项目牵头负责人孔维丽介绍,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秸秆利用率低、土壤质量下降、养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创建食用菌嵌入小麦-玉米体系转化秸秆种植模式,阐明该模式下秸秆高效转化途径与作用机制、土壤养分高效管理与调控机理,研发秸秆露地种菇固碳减排技术、秸秆还田土壤养分供需平衡与地力提升技术、过菇还田光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构建养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通过"龙头带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推广模式,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向过菇还田转型、化肥投入为主向自然养分资源配合化肥施用转型、单一粮食种植体系向粮经复合种植体系转型。课题相关参与人员也一一在现场进行了汇报。
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全力推进科技强国、农业强国建设。省农科院以本项目实施为契机,开辟了国际科技合作新渠道,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搭建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营造国际科技合作新环境,树立新时期国际科技合作新范式,不仅向国际展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向国际提供更多的研究场景,输出中国四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将会引进欧盟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研究的新模型、新思路、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