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有关专家呼吁重视作物栽培科学
  新华网贵阳11月2日电(记者周芙蓉、李忠将)“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比较轻简的栽培技术,是21世纪初我国作物栽培科学发展的新目标”。   我国著名作物栽培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凌启鸿2日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百年院庆院士、专家学术报告会上呼吁说,作物栽培科学应列入各级政府的科技发展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凌启鸿认为,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且人均耕地资源不及世界人均的1/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地矛盾日趋尖锐。控制人口、节约用地,只能缓解粮食和各种农产品供需的部分矛盾,解决我国农业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农作物的单产。   近年来,我国各地育出了不少“超级稻”,小面积产量可高达800公斤以上,但很少有高产能稳定重演的纪录,到了大面积推广,一般只有600多公斤。这说明,虽有亩产800公斤潜力的高产品种,但没有形成能重演800公斤的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栽培来填补这个空间。   凌启鸿指出,作物高产栽培是以各地的具体实践存在的,地区间差别较大,表现为各地栽培实践的个性,因而往往被误认为栽培是缺乏理论体系的一个个生产技术。但各地高产栽培中必然存在着共性的普遍规律,农业科学者必须把它揭示出来,在共性规律指导下,为大面积推广打下基础。因此,国家应重视我国栽培科学,加快栽培科学研究步伐,为我国粮食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