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花生抗病优质高产宜机收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郑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院长张新友主持。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总工程师葛毅强、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刚、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庆山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邱丽娟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廖伯寿研究员、我院张海洋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晓杰教授等作为项目咨询专家应邀出席会议。10家项目参与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共计90余人参加会议。
潘刚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提升河南花生产业发展水平,对助力国家花生产能提升、产业提质增效和保障国家油料安全意义重大。作为项目推荐单位,省科技厅将切实履行属地主管部门责任,积极配合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参与项目过程管理,做好协调管理工作,推动项目做实做优。
葛毅强总工程师强调,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新要求和新举措,在未来项目执行中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加强需求导向、场景导向、用户导向和产业导向,注重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凝练重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
项目负责人张新友院士表示,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组将严格按照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和省科技厅的要求,细化考核指标,狠抓项目落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据悉,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以来,花生第一次以单一作物被列入专项。我国是世界第一花生生产和消费大国,总产量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34.42%,单产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粮油生产大省,河南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1/4以上,实施“花生抗病优质高产宜机收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意义重大。该项目实施周期为2023年12月至2028年11月,目标是研发花生种质鉴定和创制新技术3—4项;创制抗病、优质、宜机收的花生新种质150份以上;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5项以上。所建立的性状鉴定技术、种质创制技术和创制的新种质,将供全国花生科研单位使用。培育的花生品种,将依据其生态适应性在全国主产区推广,推动花生产业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