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做强农业“芯片” 育出优质小麦新品种

《河南日报》:2024年06月29日, 第 05 版  


做强农业“芯片” 育出优质小麦新品种

(关注全省科技大会 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的新目标,就是围绕种业‘卡脖子’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培育出更多的好品种、大品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育种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雷振生
  

   培育出优质小麦品种,让大家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这是长期以来小麦育种界的目标和愿望。历经36年攻关,我省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由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雷振生领衔的“小麦优质高产亲本材料创制与郑麦379等品种选育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解决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问题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6月28日,雷振生表示,黄淮南片是第一大麦区,也是优质小麦主要适宜区。在省重大科技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支持下,该项目针对该麦区优质育种存在的技术不完善、优异亲本匮乏、优质品种产量偏低且加工适应性窄等技术难题,开启了系统研究和探索。
  “如果把这个项目比作炒菜,那么我们主要分三步进行了创新。”雷振生形象地比喻。
  第一步就是要选出“优质食材”。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优质小麦育种缺乏可用优质亲本的难题,雷振生团队积极开展资源创新工作,创制出了蛋白和淀粉品质性状均突出的亲本材料豫麦47。以其作亲本,国内多个育种单位已育成70多个小麦品种,成为我国优质小麦育种核心骨干亲本。
  第二步就是要拥有优秀的“厨艺”。针对小麦育种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率偏低的问题,研究团队解析优良加工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开发出多个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并创建了品质早代鉴定和选择的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质与高产同步改良、烘焙与蒸煮品质兼顾”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优质品种的选择效率。
  第三步就是推出丰富的“菜品”。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培育出14个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其中代表性品种郑麦379实现了优质面包面条兼用,连续4年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小麦品种。
  “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持续支持下,我们还育成了郑麦366、郑麦136、郑麦918等突破性品种。”雷振生介绍,郑麦366、郑麦379的育成与应用减轻了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对进口优质小麦的依赖,推动了我国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郑麦136、郑麦918具备亩产800公斤以上潜力,为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提供了品种支撑。
  项目简介
  小麦优质高产亲本材料创制与郑麦379等品种选育应用
  项目组历经36年攻关,创制豫麦47等突破性亲本材料,创建“优质与高产同步改良、烘焙与蒸煮品质兼顾”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14个,推动了我国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