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5年03月04日 ,第 08 版,乡村振兴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这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也为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一、河南产业现状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23年河南省食用菌总产量630.09万吨、总产值474.12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4.54%和11.96%。河南省食用菌总产量和总产值已连续21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河南农业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油、菜,居于第四位。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等成本不断提高,而产品价格多年未涨甚至有所下降,造成效益不断下降。二是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食用菌品种相对缺乏,全省从事食用菌育种的人员较少,育种成效及应用有很大提升空间,突破性品种需求紧迫。三是菌种扩繁技术有待提高,品种和菌种退化机制和解决办法有待进一步突破。四是设施设备应用和智能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大多食用菌设施的精准调控能力较低,产品集中上市时滞销问题时有发生。五是鲜菇保鲜加工与冷链物流水平需加强,加工种类少、水平偏低,产业链条短,高值化利用度低。六是原材料高效综合利用和菌渣循环利用技术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七是复合型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具备先进科研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厂化生产相关的人才相对短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坚持统筹兼顾,聚焦“四高四争先”总体要求,提出如下对策: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充分利用河南省第一次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菌株资源和现有食用菌资源库,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特色品种。建立健全食用菌菌种良繁体系,培育“育-繁-推”一体化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二是提升设施设备水平。采用新型保温、透光材料,优化内部结构,提高设施的保温、保湿性能和空间利用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化管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将人工智能、区块链、AI技术、物联网等广泛应用于食用菌生产中,加速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全方位数智化改造,提升食用菌产业数字化水平,减少综合成本,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近期有关部门正牵头制定发展设施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入的方案和措施,必将有力促进包括食用菌产业在内的设施水平的提升。
三是注重资源的开发、高效利用和菌渣废弃物的循环处理。加强优质高产种植配方的研究与产业化利用,加强对菌渣的综合利用,实现菌渣原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等产业化利用。
四是引导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多层次开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生物材料等。
五是加大人才培养。鼓励科企、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适合工厂化、数字化转型的复合型人才。
六是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与二、三产融合,不断提高融合层次、提升融合水平、拓展融合空间。发展林菌循环经济,林下种植食用菌,菌渣作为林业养护的有机肥。做强品牌和电商销售、建设食用菌文化博物馆、开展食用菌采摘体验活动、举办食用菌美食节等,实现产业增值增效。
七是加强食用菌市场信息发布、检测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产品有序生产和平衡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