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2025年4月3日:第5版,现代农业
河南省农科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北方区地方猪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及良繁”项目持续推进
本报讯(记者 郭俊娟)3月22日,河南省农科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区地方猪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及良繁”项目2024年度总结推进会在吉林长春隆重召开。会议总结了得课题取得的进展,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和指导,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处的项目专员杨甜、项目流动专员蒋力和张志飞受邀参会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永恩、河南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徐彬,以及河南农科院畜牧所所长闫祥洲、副所长卢清侠和项目负责人邢宝松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同时,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张伟,科研管理处副处长蔡红岩,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李信涛、书记张立春、副所长曹阳应邀出席会议。项目还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的农业科研专家进行咨询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刘娣、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刘剑锋、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黄瑞华、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赵玉民、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员张树敏、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沈伟等七位专家组成项目咨询专家组,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专家听取了专项及五个课题的年度工作汇报,并对专项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伟在讲话中指出,猪新品种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他表示,吉林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专项主持单位及其他参与单位的沟通与协作,整合各方资源,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河南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徐彬在讲话中强调了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并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实事求是、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专业指导。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永恩则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提升政治站位,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二是积极探索新机制,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增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三是强化结果导向,推动成果落地见效,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体系,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听取了汇报和指导意见后,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为组长的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年度工作和总体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指出,课题间应加强协作以提高地方猪选育效率;加强地方猪新品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关标准制定;严格按照部省联动考核目标开展相关研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处项目专员杨甜也对项目实施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适应新形势改变惯性思维、强化科技创新和创新的融合发展;二是希望强化能够落地见效的标志性成果的凝练;三是希望适应新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诚信的建设。
会议最后,项目负责人邢宝松主持召开了项目组会议,就此次会议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进行了深入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此次项目启动会的成功举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地方猪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