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我院选育的7个农作物新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推介发布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10项、主导品种133个、主推技术143项。其中,小麦品种“郑麦136”、“郑麦1860”,花生品种“豫花37号”,芝麻品种“豫芝ND837”,玉米品种“秋乐368”,大豆品种“郑1307”,红花品种“豫红花1号”共7个农作物新品种均由我院科研团队育成,占全省入选品种数量的70%,连续三年占比持续提升。这些品种不仅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支撑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成果,将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多元化食物供给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1. 郑麦136

郑麦136属半冬性、抗逆稳产绿色高效品种,通过河南、湖北、国家审定。该品种产量水平突出,2022年在焦作修武县创造了平均亩产950.1公斤的高产纪录;抗逆性突出、稳产性好,耐冻、耐倒春寒、抗倒伏、耐旱、耐热、耐穗发芽。综合抗病性突出,湖北区域鉴定:条锈病近免疫,高抗白粉病,中感纹枯、赤霉病。2025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

2. 郑麦1860

高产优质绿色高效小麦品种郑麦1860,该品种较好的实现了高产、优质、节肥、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结合。高产性能表现突出,在豫、陕、苏、皖四省有25次机收实打测产亩产超800公斤。优质中强筋,蒸煮品质优,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鉴评为优质面条品种。氮磷利用效率高,经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鉴定,氮/素利用效率指数分别达到1.346和1.197。综合抗病性好,耐后期高温能力强。2019年审定以来,在黄淮南部麦区累计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万亩,2021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2022-2025年连续四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


3. 秋乐368

该品种是黄淮海玉米主推品种之一。突出特点是抗病性强,高抗弯孢叶斑病、抗锈病、中抗穗腐病,同时,该品种具有高产特点,在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749.8公斤,比对照增产15.85%,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74.0公斤,比对照增产9.88%。秋乐368自审定以来累计推广面积3000万亩以上。

4. 豫花37号

豫花37号是我国审定的第一个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品种。脂肪含量55%左右,油酸含量大于75%;抗叶斑病和网斑病,中抗青枯病,氮肥利用率高,抗涝性强,不早衰、不发芽;夏播生育期110天左右,能完全满足一年两熟的要求;果形好,口感细腻,适合加工。2015年审定以来,累计推广1100多万亩,2022年种植面积324万亩,成为河南第一大花生品种,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2022-2025年连续四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

5. 豫芝ND837

豫芝ND837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选育的首批高产、抗裂蒴、抗落粒宜机收芝麻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该品种蒴果成熟后开裂程度小、籽粒不脱落,具有早熟特性和强适应性,适于采用联合机械收获。生产全国生产试验显示,在河南、安徽、湖北等主产区该品种平均单产140公斤以上,较普通品种增产20%以上;采用联合机收方式,收获损失率小于3.8%,收获效率较人工方式提高90倍,亩节约生产成本300-400元。目前,豫芝ND837已在黄淮、江淮、华南、华北、西北等产区推广应用165万亩。2025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

6. 郑1307

郑1307于2019年分别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和河南省审定,2022年通过国家黄淮中片审定。该品种具有突出的抗病性和耐逆性;强耐涝性和根腐病抗性。耐密、抗倒、不裂荚、底荚高度适中,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2017年-2023年,在黄淮海大豆主产区生产田进行了多次展示示范。其中2019年、2020年、2022年创造了黄淮海大豆百亩实收超过300公斤的高产典型。郑1307为我省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占我省大豆总种植面积的20%。2025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

7. 豫红花1号

2025年全国唯一进入主导品种目录的中药材品种。2018年1月通过河南省中药材品种专业委员会鉴定,是河南省通过鉴定的第1个红花品种,具有高油、无刺、花期早、高产、抗病、适宜机械采收等优良特性,含油量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