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大象新闻》:政研企协同 小甘薯“链”出大产业

8月17日,河南省甘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指导,省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社会团体联合发起,旨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生产、加工、科研、流通等全产业链资源,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解决甘薯产业共性、关键性问题,推动我省甘薯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业链条,促进甘薯产业集聚化、标准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健康”的“豫薯”品牌。

把脉开方 破解甘薯发展难题

在过去,红薯是充饥保命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已摇身一变,红薯成了消费者青睐的“健康绿色食品”。作为甘薯生产大省,河南常年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3位。如何抢抓这一市场机遇?做足做强“土特产”文章,促进产业壮大、农民增收,显得尤为迫切。

当前,河南甘薯产业发展仍然有诸多问题与挑战亟待攻克,如脱毒种苗育繁推体系不完善,专用加工良种面积小,生产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不高,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缺乏等问题。河南省成立甘薯产业联盟,就是要汇聚各方力量,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协同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实现产销衔接、延链补链、差异竞争,让“小甘薯”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增长点和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科技强芯 构建甘薯育繁推体系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想种出好甘薯,得先有好品种。目前,河南建有甘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苗培育中心,育成了商薯19等40多个品种,其中商薯19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薯面积的20.1%,居第一位。

产业联盟成立后,科研单位将聚焦鲜食和淀粉两大领域,加快优质专用甘薯品种的选育,并联合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完善脱毒种苗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推动健康脱毒壮苗加速在生产中应用。同时,加快制定标准化、轻简化技术规程,推动专用机械研发推广应用,通过订单生产等方式,联合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提升甘薯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

瞄准市场需求,甘薯产业联盟企业和科研单位将围绕新品研发、口味创新、食用方式等方面加快研发,推动上下游衔接,拉长产业链条、开展差异竞争,做大做强加工产业,提升产品、产业竞争力。

聚“链”成势 铸就“豫薯”品牌

“10桶酸辣粉,8桶河南造”,作为食品工业大省的河南,在甘薯加工细分领域也是强势出圈。目前,河南培育和引进3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组建起河南省酸辣粉产业联盟,形成集种植、淀粉生产、酸辣粉机械、酸辣粉食品、包装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格局,构成百亿级的食品产业。河南酸辣粉产量已占全国的80%,通许还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酸辣粉之都”称号。

另外,河南生产的粉条、粉丝、薯干等加工产品,不断丰富着百姓餐桌。拥有“汝阳红薯”等地理标志产品12个,培育“通许U粉”“薯香伊川”等省级以上知名品牌9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40个。

当前,甘薯产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型的关键期。河南省甘薯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围绕甘薯良种培育推广、传统食品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新型食品生产、保鲜存贮等方面共同发力,打造一批优质种苗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通过全产业链协同护航,铸就消费者放心的“豫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