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大象新闻》:科技赋能“金萝卜”,院县智绘南乐农业新图景


2025-08-06 16:53:32 农业科技

      智慧农业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引擎。为加速推动河南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南乐县胡萝卜产业机械化瓶颈,深化院县共建合作,2025年8月5日,“院县共建胡萝卜机械化播种现场观摩会”在濮阳市南乐县召开,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北京农科院信息化中心研究员吴华瑞,河南农科院加工所所长万景瑞,中原学者、河南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张晓伟、南乐县农业局副局长王爱敏、南乐县元村镇政府主任王丽川等专家领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种植大户40余人参加会议。

      长期以来,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是制约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自2023年河南省农科院启动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项目以来,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将攻克南乐县胡萝卜全程机械化难题列为重点任务,通过技术引进、装备研发与集成示范等多措并举,显著提升了当地胡萝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这不仅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人工依赖、增加了农民收益,更成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为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技术保障。

      在元村镇古寺郎村的观摩现场,北京农科院信息化中心研发的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机械成为全场焦点。吴华瑞研究员介绍,现场展示的全国首套蔬菜无人化作业平台,实现了全无人耕整作业,具有自主路线规划、智能避障、多机协同等功能,融合了激光雷达、方向与角度传感器、北斗定位、多目视觉等先进装备,给拖拉机配上大脑和眼睛,作业误差5cm以内;在播种环节,采用橙色蔬菜无人化作业平台搭载种绳播种机进行全无人作业,每次作业4垄8行,可实现旋耕、起垄、铺管、播种、镇压一体功能。无人驾驶“耕整+播种”装备每小时作业8-10亩,相比传统机械耕作方式,效率提高50%以上,每亩成本减少340元,让在场种植户切实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张晓伟研究员指出,自河南省农科院与南乐县人民政府开展院县共建合作以来,省农科院蔬菜所收集当地胡萝卜种质资源,经过3年单株提纯、株系构建,有效解决了当地品种退化问题,使商品率从不足70%跃升至90%以上,产量提升20%。同时,配合栽培技术创新,成功将传统的一年一季(秋季)种植模式优化为一年春秋双季种植,显著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这一系列科技服务,有力推动了古寺郎胡萝卜产业迈上新台阶。

      古寺郎胡萝卜是南乐县的优势特色蔬菜作物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本次“院县共建胡萝卜机械化播种现场观摩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智慧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最新成果,更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生产样板。会议有效引领了蔬菜产业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对促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提质增效,乃至加速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进程,都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深远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