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河南日报:重塑豫南大米形象

《河南日报》:200731日 第11版 业界与财富

 

籼改粳,水稻种植的一场革命

重塑豫南大米形象

本报记者  程 梁

 

梦想变现从品种开始

2006年,能够在沿黄稻区、豫南甚至江苏、安徽种植的高产、抗病新品种郑稻18号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由河南省农科院尹海庆等人育出的郑稻18号,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2006年郑稻18号百亩示范方每公顷产量达9750公斤,高产攻关田每公顷产量达11700公斤;2006年在信阳进行高产示范,经测试每公顷达到9750公斤。同时品质优良,可抗水稻穗颈瘟、白叶枯病及条纹叶枯病等。

郑稻18的问世,使延续多年的豫南籼改粳难题的破解在望。它意味着,能够在原阳种植的好吃的大米也能在信阳、驻马店、南阳大片生产。

粳稻在豫南生产之所以长期举步维艰,“瓶颈”在于品种匮乏。专家解释说,北方品种南移后,生育期普遍大大缩短,不适应豫南新的生态环境,植株营养体生长不足,抗性减弱,病虫害显著加重,导致稻米品质变差,产量锐减。

自上世纪以来,粳稻南徙成为几代科学家和众多南方人的梦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杂交籼稻以其强大的杂种优势被急需温饱的南方农民认可。然而,近年来,籼米特别是早籼米因品质较差,越来越多的南方人不愿吃,造成积压越来越多、外销困难,相应地,粳米则备受城乡居民青睐。

应势趋利,2004年由杂交籼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提议,汇聚百余名水稻专家的“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三亚召开。研讨会既定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杂交粳稻年推广面积达200万公顷,每公顷增产稻谷1.5吨,年增稻谷30亿公斤,使整体稻米品质上升一个新台阶。

种粳稻好处多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王水寨村罗桥组居民董守权说:“水稻生产是我家大田粮食作物的主要经济来源。往年主要种植杂交籼稻品种,但由于稻米品质较差,市场价格低,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高。从2003年开始在信阳市农科所科技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尝试改种粳稻,获得了较好的收成。2006年种植粳稻新品种郑稻18和武粳15共计7亩,平均亩产稻谷630公斤,比当地杂交籼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而且稻谷非常好卖,我种的7亩粳稻多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村的许多农户都开始种植粳稻品种。一些大米加工厂也因为粳米好销、利润较高,与我们联系,想签订稻谷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生产。”

诚如董守权所言,籼改粳能带来一连串的经济效益。

首先是价格优势。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提供,2005年前9个月,全国粮食主产区水稻收购和销售情况表明:按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计,早籼稻73.94元,晚籼稻76.55元,粳稻90.58元,粳稻同比溢价分别为22.5%和18.3%;同期销售价早籼稻76.27元,晚籼稻78.75元,粳稻94.45元,粳稻同比溢价分别为23.8%和19.8%。在信阳市场,优质粳米每公斤价格比籼米高0.5至1.2元。

其次是耕作制度的变革趋于有利。宋世枝介绍说,“稻?麦(油)两熟”是豫南稻区的基本耕作制度,籼改粳有助于早春作物的茬口安排,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豫南稻区约有100多万亩山冲田、丘冲田,这类田地常年不断浸水,被称为冷浸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最适宜种植较耐寒的粳稻。

籼改粳还有助于加快机械化收割普及进程。籼稻落粒性强,易脱粒,由于交通不便,有些农民仍采用人工收割脱粒办法,劳动生产率很低。粳稻一般落粒性差,脱粒困难,必须采用机械脱粒,籼改粳后将会加快道路和农田改造,推进机械收割进程。

虽然粳米价格较高,然而城市居民日渐趋向喜食粳米。根据中国水稻所对浙江省农村稻米需求调查结果,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提高1.0%,粳米消费量增加0.14%,而籼米需求量下降0.12%。

纵观周边地区与邻国粳稻与籼稻生产演变,我国台湾、江苏历史上都以种植籼稻、吃籼米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以种植粳稻吃粳米为主;韩国由粳改籼近年来又由籼改粳;日本则一直以优势粳米著称于世。发展粳稻生产对于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稻米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比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系列难题在待破之中

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南稻区,水稻年种植面积42万公顷。自1956年开始,豫南稻区籼改粳经历了三起三落,目前粳稻面积仍不足5%。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粳稻在豫南推行“双季稻”模式生产中用作早籼稻晚茬,后因产量低、茬口紧、劳畜力紧张而被“稻?麦(油)”两熟制所取代。70~80年代前后,随着杂交籼稻的蓬勃发展,豫南稻区几乎是杂交籼稻一统天下,生产上零星分布的豫粳6号等粳稻品种,品质虽较好,但产量不能与杂交籼稻抗衡。豫南粳稻生产难以拓展除品种原因外,还与当地农民种植粳稻采用沿袭已久的籼稻种植方法,致使粳稻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有关。

育种人尹海庆介绍说,我省粳稻育种自20世纪50年代的引种试验开始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通过采取外引与自育并重的技术路线,已拥有一批自育品种。适宜于豫南籼改粳的,除郑稻18外,还有省农科院的水晶3号、新乡农科所的豫粳6号、信阳农科所的两优信粳2号、原阳的阳光香稻等。可以说,豫南“籼改粳”已储备了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群。

粳稻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是豫南稻区实现“籼改粳”的基础,在籼稻栽培历史悠久的豫南稻区再造粳稻生产新体系,并非一招一式、一朝一夕所能成就,需要相关农业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联合运作。尹海庆、宋世枝等专家建议,粳稻发展起始阶段,应通过政府补贴,鼓励引导农民种植粳稻,鼓励粮食销售部门收购销售粳稻,在他们得到实惠,点面扩大以后,在农户与粮食收购销售部门之间建立订单农业,形成生产有保障,销售有出路,优质有优价,多产多售多收益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树亮点、立标兵的示范带头作用,达到一点带一片,点面结合,鼓励引导广大农民仿效种植粳稻,最终实现豫南稻区粳稻生产普遍推广,进而重塑豫南大米新形象。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