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大河报:小麦“种出”奖金30万

《大河报》:200767日 第A03版 综合新闻

 

我省重奖高层次人才,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独占鳌头

小麦“种出”奖金30

 

□记者 李红 实习生 黄慧祯

本报讯 没有优质的小麦,就没有口味香甜的馒头、筋道可口的拉面、香甜美味的面包,您知道吗?11年来,他致力于优质小麦品种的研究;5年来,他培育的郑麦9023在全国累计收获面积1.15亿亩,增产24.5亿公斤,新增产值34.3亿元;2002年,他培育的郑麦9023出口国外,成为我国第一个出口创汇的小麦品种……

他就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在昨天召开的2006年度全省高层次人才表彰和颁证会议上,省政府一次性奖励许为钢30万元,副省长王菊梅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据了解,2006年,许为钢荣获了“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他是十几年来我省第三位获此殊荣的高层次人才。许为钢目前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是我省小麦遗传育种的学科带头人。他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是“十五”期间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品种,该品种推广后,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收获面积居我国当前小麦品种面积第一位,累计收获面积达1.15亿亩,也是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现货贸易、期货贸易和出口贸易的主导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省政府决定,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尹永晶等95名专家一次性每人发放2万元由中央财政专项列支拨款,免征个人所得税;为王艳玲等10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每人发放5000元资助,刘占举等129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也分别予以每人2000元资助。

截止到目前,我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210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0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76人。

王菊梅表示,目前我省一些领域由于缺少高层次顶尖人才,影响了这些领域的创新。我省要创新人才举措,在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方面研究出台新的办法,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服务工程、集聚工程、环境创新工程,“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