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贯彻落实“450行动计划”
实 施 意 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450行动计划”夺取秋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我院技术、人才优势,为我省秋粮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抗灾减灾夺丰收,指导农民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确保我省秋粮产量达到450亿斤以上、力争达到470亿斤,进而实现全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二、 工作重点
(一)组织创办秋粮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1、在新乡、焦作、安阳、濮阳、许昌、驻马店、周口等秋粮主产区,创建玉米、水稻、大豆、红薯四大秋粮作物高产示范样板50个,重点示范推广郑单958、郑单136、郑黄糯2号玉米,郑稻18、水晶3号水稻,豫薯13、郑薯20红薯,郑120、郑9805大豆等新品种和综合配套技术;
2、开展秋粮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在积极参与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和农业部、省农业厅秋粮作物万亩高产创建活动的同时,组织创建四大秋粮作物超高产攻关田和百亩、千亩示范方。
3、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在示范基地适时召开省级现场观摩会,邀请有关领导视察和新闻媒体报道,以点带面,扩大辐射。
(二)积极参加“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动计划”活动
按照省农业厅统一部署,选派秋粮育种、栽培、植保、土肥等17位专家,分包开封、漯河、鹤壁、周口、信阳五市,负责培训市、县技术骨干,制订分类管理技术方案,督促指导各市开展秋粮科技服务和关键技术的落实工作,检查指导万亩示范方的创建落实情况,帮助解决秋粮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组织开展“秋粮生产科技服务月”活动
在我省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8月上旬-9月上旬),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动计划”,组织我院有关专家,成立秋粮生产专家服务团,下设5个小分队,深入到分包的五个市农村基层和农业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科学管理,重点抓好抗旱排涝、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帮助制订秋粮生产抗灾减灾夺丰收预案。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田间地头讲解、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秋粮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以马万杰院长为组长、张新友副院长为副组长,院推广处、粮作所等有关处所领导为成员的河南省农科院落实“450行动计划”领导组;成立以粮作所房志勇所长为团长、刘京宝副所长为副团长、有关骨干专家为成员的秋粮生产科技服务专家团,下设5个服务小分队(名单详见附件1、2)。
(二)经费保障
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扎实成效,院自筹资金100万元作为专项活动经费,用于开展秋粮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工作。
(三)宣传保障
加强与国家、省等新闻媒体联系,大力宣传科技对秋粮生产的作用和我院专家服务秋粮生产取得的先进经验及典型事迹,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我院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生产第一线,把成果送到农民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附件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落实“450行动计划”领导组名单
附件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秋粮生产科技服务团专家名单
二○○九年七月十六日
附件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落实“450行动计划”领导组名单
组 长:马万杰院长
副组长:张新友副院长
成员:田云峰 推广处处长
房志勇 粮作所所长
张玉亭 资环所所长
鲁传涛 植保所所长
李保全 推广处副处长
刘京宝 粮作所副所长
路风银 经作所副所长
沈阿林 资环所副所长
刘焕民 植保所副所长
附件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秋粮生产科技服务团专家名单
团 长:房志勇 粮作所所长
副团长:刘京宝 粮作所副所长
五个市科技服务小分队组成人员
1、开封:
队长:房志勇
队员:唐保军 魏良明 李会勇 丁勇 李丽华 曹言勇
梁惠珍 宋玉立
2、漯河:
队长:刘京宝
队员:胡学安 赵 霞 周 波 薛华政 夏来坤 孙克刚
武予清
3、鹤壁:
队长:铁双贵
队员:杨国红 王延召 朱卫红 齐建双 孙建军 沈阿林
杨占平
4、周口:
队长:王振华
队员:张 新 张前进 魏 昕 卢为国 寇长林 何文兰
王利峰
5、信阳:
队长:尹海庆
队员:王生轩 王付华 王越涛 陈献功 李君霞 黄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