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加快,国民社会需求和食品安全对食用油质量提出更严格要求,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标准化工作的时代潮流,修订后的《菜籽油》国家标准(GBl536-2004)
回顾菜籽油5年来标准执行的情况,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菜籽油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靠拢原则,在“特征指标”中项目和指标值设定上,表述了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指标与脂肪酸组成。新国标技术术语和名词定义除以中文表述外,还同时注以英文,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中外菜籽油质量标准文本交流时能准确理解。
增加原油品质质量指标。将部分卫生指标纳入质量指标作常规检验,增加这些卫生指标受检频率。产品标签增加几项新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由消费者自主选择食用何种商品;压榨菜籽油、浸出菜籽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等。
展望即将修订的新国标,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修改:
一是增加对低芥酸菜籽油规定:
上世纪80年代,因发现高芥酸菜籽油对大白鼠新陈代谢有影响,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对食用高芥酸菜籽油忧虑,各国竞相研究培育低芥酸菜籽新品种。虽现对高芥酸菜籽油是否影响人体健康尚无定论,但在国际市场上低芥酸菜籽油更为畅销,且价格相对较高,发达国家基本不食用高芥酸菜籽油。所以有必要在菜籽油新国标中对低芥酸菜籽油作出规定。
新国标规定,凡标注为低芥酸菜籽油产品,必须按特征指标进行检测。
菜籽油国家标准中低芥酸菜籽油中芥酸含量的是否由3%改为5%,这与油菜籽的品种有关,与种植环境也有关。
菜籽油国际标准中低芥酸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为2%,在我国芥酸含量5%的值,这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力争国际上通过,对我国菜籽油的发展和推进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国家标准中烟点指标的问题,建议取消。
三是关于酸值的问题。国家标准一级油的酸值是否需定为0.2,具体指标需再确定,建议一级0.5或1.0,四级油的酸价改为4.0。
四是完善《菜籽油》国家标准特征指标中的脂肪酸的含量。
综上所述,新一轮的菜籽油国家标准制定,大体的模式不变,但新的元素要添加进去。标准的体系要统一,其中的特殊因素需研究的,要具体到项目,再进行科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