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国内食用植物油料油脂供应基本靠进口满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粮食总量达到了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实现了连续第十二年增长。其中,谷物产量57225.3万吨,比2014年增加1484.6万吨,增长2.7%。主要是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所致。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0010.7万亩,比2014年增加926.9万亩,增长0.5%。全国粮食亩产365.5公斤,比2014年增加6.5公斤,提高1.8%。同时,国内粮食主产区库存居高不下,如黑龙江省中央事权粮食库存再创新高,截至2015年12月底已突破1亿吨。
  
  与国内粮食供应大量过剩相比,国内食用植物油料油脂供应基本依靠进口来满足。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11月我国进口大豆739万吨,1-11月进口大豆总量为7257万吨,远高于2014年同期的6287万吨,同比增加15.4%。此外,我国进口的豆油、菜油、棕榈油,菜粕、豆粕等植物油料以及下游产品数量庞大,且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通过对东北地区,河南信阳、南阳、驻马店,以及湖北、湖南、山东、河北等地农作物种植情况调查可以发现,近年来,各地农民不断调减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很多地区农民基本不再种植大豆、油菜、芝麻等农作物,取而代之的是小麦、稻谷和玉米,河南信阳及湖北、湖南部分丘陵山区的农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种油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是当前农村劳动力比较短缺,而种植油料作物基本上是靠人工来完成,不像种植小麦、玉米,可以使用机械,省心、省力,加之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农民投入大量增加。此外,种植油料作物还需要加强日常田间管理,如芝麻、油菜在生长初期均需要人工间苗,收获时也需要人工收割。
  
  长江及洞庭湖、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流域内农民种植油菜与喜食菜油的传统由来以久,河南信阳、驻马店则是油菜和芝麻的重要生产基地。不过,近年来当地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油菜产业全面萎缩。
  
  2015年11月下旬,在农民移栽油菜和间苗的重要时间节点,记者在湖北、湖南等地调研时发现,2015年沿长江流域油菜种植面积大量减少,昔日农田里的“主角”——油菜已沦为“配角”,同时农田撂荒现象很普遍。
  
  在湖南省的部分油厂调研时记者了解到,2015年湖南省油菜籽产量在40万-50万吨,预计2016年产量为20万-30万吨。2015年秋季该省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了50%左右,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较差,原来的油菜田一部分种植了小麦,一部分撂荒,一部分种植早玉米和芥菜。
  
  二是种植油料作物得不到政策支持。自2015年新产油菜籽上市开始,有关部门基本上取消了油菜籽最低收购价政策,由于不再收储,2015年新产油菜籽价格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2000元/吨左右。据了解,河南信阳、驻马店等油菜传统种植区农民在新作物年度已大幅减少油菜种植,湖北、湖南等长江流域油菜籽主产区农民平均调减面积在30%左右。另据了解,由于皮棉和棉籽价格下滑较多,河南南阳、周口等地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棉籽产量下降,山东、河北等棉花主产区也在调减棉花种植面积,内地市场国产棉清油供应将越来越少。
  
  国内油料油脂需求主要依靠进口
  
  目前,我国进口的主要油料是大豆与油菜籽,成品油主要是棕榈油、豆油和菜油。从进口数量来看,仅2015年进口大豆就在8000万吨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国产大豆亩产量按较高水平0.2吨来推算,生产8000万吨需要土地4亿亩,而如果再加上我国进口的其他油料油脂和豆粕等副产品,所需要的土地数量不敢想象。
  
  未来,假如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供应出现了问题,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不但可供我国进口的油料油脂数量有限,而且要花大价钱。更可能的是,我国不得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拿出大量土地来种植油料作物。
  
  近年来,国内粮油市场针对粮食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以及油料油脂低产量、高进口量等现象进行了很多讨论,但至今仍没有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反而在一些学者和专家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让市场来配置资源等言论的影响下,放松了油料作物的生产,把国内油料油脂市场让给了进口油料油脂,最终将导致我国油料油脂的供应完全由国际市场说了算,国内油料油脂产业遭受重大打击,产业链上的企业大量倒闭,国内城镇居民甚至农民的油瓶子里装的全是“进口油”。此外,由于以国产油料为原料的大中型油厂大量倒闭,土榨等生产方式兴起来了,但土榨出来的油脂质量并不稳定,令人担心。
  
  一些国产油菜籽贸易商和压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国内农民持续不种或少种油菜等油料作物,那么国产菜油等产品的市场地位会加速下降。由于加工国产油菜籽没有利润,加工出来的产品——菜油和菜粕成本高卖不出去,油厂就不会收购油菜籽,或者干脆停产,最终以加工国产油菜籽、棉籽等为主的企业会大量减少,直至消失;而贸易商等其他市场主体如果没有入市机会,时间久了也会离开这个市场,如此一来,国产油菜籽、菜油、菜粕的市场活跃度就会下降。同时,国产菜油、菜粕供应的缺失将引发市场的一连串反应,国内油菜产业的整体市场地位将受损。
  
  湖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说,在长江流域油菜种植鼎盛时期,农民排队到该企业出售油菜籽,其所创造的日均收购8000多吨油菜籽的业内纪录至今没有被超越。2014年该企业还收购油菜籽8万多吨,而2015年仅收购了2万吨左右,日均收购量不足800吨,还不到鼎盛时期日均收购量的十分之一。估计2016年的收购量将更少。当前,该企业不得不以压榨进口大豆为主。
  
  据记者了解,以压榨进口油菜籽为主的沿海油厂产品在我国油菜主产区已成为畅销商品,沿海油厂对内地油厂的挤压比较严重,内地油菜籽等压榨行业正在重新洗牌,一个主要特征是,很多原来很有名的压榨企业在不断消失,内地油菜等产业全面萎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通过对益海、通威、海大等一些大型油脂与饲料生产集团下属公司的调研,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内油菜等产业的萎缩,油菜等产业链的市场主体更关注进口油菜籽、大豆等的加工及相关产品进口数量、价格的变动。今后国内菜油和菜粕、大豆和豆粕等价格的变化将更多唯国际市场马首是瞻。
  
  市场预期,随着国产油菜籽、大豆、棉籽等的大量减少,国产菜油、菜粕、豆粕、豆油、棉清油等也必然大量减少,国内植物油脂和植物蛋白饲料原料市场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国内油脂市场很可能在失去国产大豆供应源头之后,再失去国产油菜籽等原料供应源头,最终再失去植物蛋白饲料原料供应源头。今后,国内植物油料油脂与植物蛋白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会更高。
  
  出台扶持政策刻不容缓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在东北和内蒙古、新疆启动大豆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变,但是,只对油料作物中的大豆出台了补贴政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必须保证口粮安全,但在当前国内粮油市场已连续多年出现粮多油少现象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很有必要通过出台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农民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当下的农作物种植品种过度单一的局面必须得到纠正,因为保证食用油供应安全同样重要。
  
  目前,农业部等部门已开始在“三北”地区选择3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并在黑龙江选择3个县(场)开展玉米大豆轮作试点,引导高纬度、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将耗水量大、越区种植的玉米等作物改种杂粮杂豆等耐旱作物。业内专业人士认为,长江流域及河南的油菜、芝麻产区,以及河北、山东与河南的棉花产区也可以借签这些做法,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油料作物,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这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增加了供应品种,有利于不同粮油品种之间的价格平衡。
  
  近几年,国内植物油料、油脂主产区出现了不少农业合作组织,促进了油料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发起了订单农业,掌握了利用郑商所油菜籽、菜油、菜粕等一系列期货品种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方法。以上措施有利于我国油料种植面积的稳定,有利于油料、油脂产业换代升级。不过,仅仅依靠这些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力量并不能改变市场现状,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应从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及时采取措施来引导市场发展。
  
  据记者了解,和进口油料油脂的质量相比,国产大豆及豆油、油菜籽及菜油,以及芝麻油、棉清油等质量普遍较好,市场售价也比较高,如当前国产菜油批发价比进口菜油高3000-4000元/吨。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宣传与发展专营等模式来打造国产油料油脂的品牌,使国内油厂愿意高价收购国产大豆和油菜,农民愿意种植。与此同时,还要集中资金扶持一些种植国产大豆和油菜的大户以及以加工国产大豆和油菜籽为主的油厂,改变一家一户的油料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