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面启动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本报讯 11月26日,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工程正式启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和副省长李新民在郑州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我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工程正式启动。
黄淮平原经济区是我省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省委、省政府重点规划发展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正处于这一地区的中心位置。
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第一期于2007年结束,完成黄河流域全部及淮河流域大部共5.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调查,计划投资4800余万元;第二期工程于2010年结束,完成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全部及南阳盆地农业地质的调查,面积3.81万平方公里。第一期工程涉及郑州、洛阳、开封等11个市的60余个县(市),试点项目《河南省伊洛河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于2002年下半年启动。
整个工程项目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具体组织实施,省内外有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通过项目实施,将编制出黄淮平原经济区内54种地球化学元素系列图件及其他应用图件,对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系统转化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开展名、优、特农产品地球化学特征调查,进行农业地质适宜性及农业经济区评价与研究,建立河南省农业地质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和有毒有害元素污染预警系统。该项目取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将为国家和我省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实用、有效的基础地质依据。②10
(于亚男 刘成社)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200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