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设施有待结构性优化
本报讯 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系列活动的最后一个节目???2003年国际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论坛,11月21日?23日在京举办。与会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发言中或多或少地谈及农业种植设施问题。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认为,中国农业种植设施的结构性能优化问题仍普遍存在。中国种植设施简易,中小拱棚占种植设施总面积40%左右,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占59%以上,现代化连栋温室不足1%。目前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新技术新成果到位率入户率低。设施制造厂家规模小且分散,多数为个体经营的作坊式企业,数量虽然增加很快,但能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几乎没有。他建议,要加强温室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如节水节肥、增温降温节能、补光、隔热保温等技术;要加强采后加工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包括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过程及配套设施装备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记者 张爱华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0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