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看“龙云”
在首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河南漯河市的两大特色产品???“一荤一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荤”,就是开创中国肉类品牌系列的“双汇火腿肠”,它驰名中外,是公认的名牌;“一素”,则是国内第一个村级在城市开办连锁专卖的“龙云无公害蔬菜”,它刚出世就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也成为首都市民的抢手货。
来自我国第一农业人口大省的龙云集团,牢牢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紧紧围绕农民种难、卖难、增收难、结构调整难、加工增值难、进入市场难等诸多“难题”做文章,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结构和“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市场化利益机制,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体系。
对此,龙云集团董事长郭自安说得形象又明确:“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要‘盯’着餐桌做文章:要‘吃’着碗里‘做’锅里,‘做’着锅里‘干’地里。”
为此,他们从单一的粮食加工开始,生产各种面粉,后来又搞起了深加工、系列加工。一层加工一层利,节节链条节节利:从小麦到面粉,从面粉到挂面、方便面等,龙云的小麦就地打滚,层层增值。从种植业到加工业到包装印刷业再到运输服务业,业业应运而生。
最有力的证明是:借助产业化开发,龙云集团与4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6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与数万个农户结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紧密生产体系;借助产业化经营“龙云”无公害蔬菜、龙云面粉及面制品,产品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达到了品质优、成本低。尤其是“龙云无公害蔬菜”一入市,不仅抢占了当地蔬菜消费市场,而且打进了省会郑州,还拿到了进京许可证,一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蔬菜,日销鲜菜达50多吨,产销率达100%。由于有龙头企业作依托,分散经营的(周边县市)数万农户成功地实现了接轨市场,并规避了市场风险,获得了较市场平均水平高5%?10%的收益,每年可为菜农增收1000多万元。
现在的龙云集团,已建立起了贯通3次产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形成了前端设在大中城市的“龙云”产品直销专卖店(物流配送中心)、专柜,中间有高效农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末端有生产基地、农户的“龙型”产业体系。由于率先在大中城市建立了产业直销网点,就等于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了城市居民餐桌,能真切感受到市场的“心跳”,所以也就把生产与市场、田间地头与居民餐桌对接起来。
看“龙云”、话“三农”,从理论与实际双重角度看,它都给人们较多的启示。理性打量龙云之路,我们还会进一步发现:这条路子实际上是一条把工业农业两道“方程”联起解,把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两篇文章联起做的路子,是一种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战略思路。
信息来源:人民网 (200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