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农民增收多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贯“种好自家田,不问世上事”的农民也开始寻找致富的路子,其发财致富的途径也越来越多。近期,有关人士发现以下六种农民收入明显增多。
一是两栖型。这类农民“岸上有田,海里有股”。他们在种好自家责任田的同时,把积蓄投到乡村私营企业里,领取“红利”。他们既是农民,又做“股民”,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二是智能型。这类农民时刻关注身边的市场,一旦有需求,他们就立即投入生产、加工、销售之中。他们喜欢挣“活钱”,主要是找信息、打时间差、打空间差,看似左右折腾,却能在折腾中获利。
三是技术型。目前,常规农业能养活人,但无法挣大钱。于是,投师学艺、靠技术挣钱成为一些青年农民的时尚。有的青年农民自发成立专业协会,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出名后,他们被邻近的县、乡政府聘请为技术员,成为“农业白领”。
四是逆向型。这类农民专爱与众不同或逆向思维。你种他养,你养他种。他们不喜欢随大流,甚至常与当地政府所提倡的生产计划“唱反调”,但他们往往能抓住市场规律,不时发点小财。
五是服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细化,一些农民干起了租赁、服务的营生。帮收割、帮耕地、帮防病虫,出租耕牛、出租农具、出租机械,不但使一些经商、务工农户缺劳力的问题迎刃而解,自己也致了富,更方便了乡邻、降低了种田的成本。因此,他们的业务常年红红火火。
六是创造型。这类农民结合市场需求,常常搞些新名堂。如有一农户在山上养山鸡,不但节约饲料成本,还打出了“绿色食品”的牌子,效益翻番,年收入2万余元。目前,除养林中鸡外,他们还饲养洞中兔、山间狗,他们创造性地把家禽养到野外,使产品更“土”、更“野”、更符合消费者的口味。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