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中心>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工作简报(第71期)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工 作 简 报

 

 

 

7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                20166 21


【本期目录】

◆《河南日报》:农田“减肥”也是时尚

◆我院在商丘民权县召开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万亩示范区现场观摩会

◆邹庆鹏副院长赴新蔡、遂平检查指导示范推广类项目实施情况

◆邹庆鹏副院长赴商水检查指导示范推广类项目实施情况

◆《河南日报》:麦田测产记

◆《河南科技报》:“中国面粉城”迎来郑麦7698现场观摩会

◆《河南日报》:全省直播水稻面积超160万亩

◆《河南日报》:优质强筋小麦为何受追捧

◆《河南科技报》:优质强筋“郑麦7698”在方城县创高产

 

《河南日报》,520日:第10版,社会新闻

农田“减肥”也是时尚

本报记者张海涛

518日,商水县舒庄乡,发达高产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麦子长势良好,一派丰收景象。

减肥是现代人的一种时尚,俺这些地如今也用上了减肥套餐指着眼前的大片农田,该合作社理事长杜卫远打开了话匣子。

省农科院去年在这家合作社的1000亩农田里实施了小麦绿色调控保优增效栽培模式项目,化肥用量减少是其中一个明显变化。

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一亩小麦一般使用化肥150斤,杜卫远的农田化肥用量每亩约120斤。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减少了化肥用量,增加了鸡粪等有机肥。杜卫远说。

项目首席专家李向东告诉记者,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但近些年我国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粗放耕作方式,产生了养分不均衡、肥力下降、土地功能退化、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去年开始实施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对化肥使用过量的危害,杜卫远有更直接的感受:土壤板结严重,地变得越来越,一旦化肥用量降下来,产量也会跟着下降。现在化肥用少了,土地才能更健康。

但农田减肥后,如何保证稳产高产?李向东解释,他们实施的项目是一套组合拳,除了减少化肥增加有机肥,还包括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深耕深松,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减少农药施用次数等多项措施,谋求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走提质增效、绿色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该项目在我省其他地区实施后,一般能减少氮肥投入20%,减少农药施用1~2次,增产10%左右。

今年化肥用少了,但眼下项目田里的麦子长势不错,今年高产稳产已成定局,亩产650公斤的目标跑不了。对今年的小麦产量,杜卫远满怀信心。11

 

我院在商丘民权县召开

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万亩示范区现场观摩会

514日,我院在商丘民权县组织召开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万亩示范区现场观摩会,院长张新友、党委书记霍好胜、副院长邹庆鹏,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和商丘市副市长张家明等领导和专家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观摩会上,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介绍了郑麦7698选育、品种特性和示范推广情况;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对郑麦7698在豫东地区大面积推广中表现出的超高产、优质强筋、综合抗病性好、抗倒春寒、抗干热风、抗旱、耐密植等特性予以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郑麦7698是我省小麦品种升级换代、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的一个好品种,并对郑麦7698今后的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张新友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河南省种植业结构深化调整的背景下,要主动研究与十三五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深化我院与地方农业部门、科研教学单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作,加大对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促进我省粮食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不断提高种粮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郑麦7698”是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研究员及其团队经过10年艰苦努力选育出的强筋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从2014年起连续3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小麦主导品种。截至201512月底,郑麦7698”已在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多个省份推广种植,2015年种植面积超过1300万亩,成为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新品种。

我院有关单位、省科技厅农村处、省种子管理站、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民权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专家代表,来自中粮集团、新良粮油、商丘双龙粉业和三河种业等省内16家面粉与种子生产企业代表,当地种粮大户等共计220余人参加了观摩会。

 

邹庆鹏副院长赴新蔡、遂平

检查指导示范推广类项目实施情况

515,邹庆鹏副院长带领院推广处、园艺所、资环所等单位负责同志深入新蔡和遂平两地,检查指导由我院园艺所和资环所承担的院县合作项目和省财政支持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情况,现场听取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项目协作单位驻马店市农科院、新蔡县农业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陪同检查。

在新蔡县未来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园区,新引进的樱桃番茄、水果黄瓜、茄子、西瓜等瓜菜新品种长势喜人。设施农业高效种植模式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以来,院园艺所副所长张晓伟研究员带领项目组为该园区引进优良瓜菜新品种8个,示范了设施瓜菜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12项配套新技术,开展了茄果类蔬菜安全生产技术培训10余场次,还为项目区农户提供了种子种苗、土壤调理剂、全溶性冲施肥、生物肥料、蚜茧蜂、黄粘板、杀虫灯、防鸟网等配套农资,改变了当地瓜菜传统种植方式,促进了当地瓜菜标准化、集约化生产。

新蔡县黄楼镇邢庄村是农田地力提升与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项目的实施地点,项目组实施以来,由我院资环所寇长林研究员带领的项目组在当地开展了以砂姜黑土障碍因子消减与地力提升,高强度管理条件下的水肥管理,配套栽培管理等3项主推技术为重点的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经专家实地测产显示,该小麦百亩示范田产达557.8公斤,较对照田增产16.6%

遂平县常庄镇龙泉村是豫中南黄褐土酸化土壤障碍因子诊断与改良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地点,项目组实施以来,由我院资环所杨占平研究员带领的项目组围绕当地黄褐土酸化治理开展了耕作改良、施肥防控、配套管理等3方面的技术示范,组织项目组成员多次深入项目区开展技术跟踪指导达,确保了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经专家实地测产显示,该小麦百亩示范田产量达468.6公斤,较对照田增产18.96%

邹庆鹏副院长对院园艺所、资环所承担3个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院园艺所、资环所和项目组成员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围绕当地农业发展面临的迫切技术需求,加强相关技术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让先进农业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邹庆鹏副院长赴商水

检查指导示范推广类项目实施情况

524日,副院长邹庆鹏带领院推广处、资环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厅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深入我院资环所承担的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院县合作项目“小麦玉米粉垄耕作技术示范与应用”和省农牧产业一体化项目“小麦季农田耕层合理构建”研究示范基地,检查指导项目实施情况,现场听取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

周口市商水县舒庄乡杜店村土壤属于我省典型的砂姜黑土类型区,项目组实施以来,由我院资环所粉垄耕作项目组在当地开展了新型粉垄耕作技术、化肥减施、构建适宜土壤耕层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示范效果。经专家实地测产显示,该小麦示范田亩产达642.1公斤,较对照田增产30%以上。

邹庆鹏副院长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项目组成员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围绕当地农业发展面临的迫切技术需求,加强相关技术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让先进农业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河南日报》,526日:第05版,经济新闻

麦田测产记

本报记者张海涛

524日,周口市商水县舒庄乡杜店村。

时序轮转,寒去暑来,当记者7个月后再次站在杜店村同一块麦田里,看着眼前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心中满是感动。

去年10月份,在这块麦田里,省农科院聂胜委博士研究的粉垄耕作技术进行了试验耕作。粉垄耕作使用一种新设备,可入地几十厘米,在拖拉机的牵引下,横向切割粉碎土壤。近年来,受不深耕、大量使用化肥等因素影响,土壤的健康状况不断下降。粉垄耕作可有效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再次来到这块农田,是要对试验田进行测产。

这是麦田三夏大忙前最后的寂静时光,麦子正在为冲刺积蓄力量。几名测产专家深一脚浅一脚走向麦田深处,用尺子精确量出六处取样点,然后计算出样点内的小麦株数。再在每个样点内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麦穗,数出麦穗上的麦粒个数,计算出样点的平均穗粒数。

“5860……”随着工作人员的报数声,一个个麦穗被统计进今年的成绩单。

每个小麦品种在品种审定公告中都有千粒重数据。测产专家、河南农大资环学院院长赵鹏向记者介绍,用计算出的麦粒数量,结合千粒重,套用公式就能得出一亩小麦的产量。

这块农田属于商水县发达高产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杜卫远介绍,目前当地农民普遍采用旋耕方式,深度只有10厘米左右,采用农科院的新技术则可达40厘米左右,对改善土壤有明显作用,而且比传统的深耕方法省时省钱。

你看地里多干净,基本没有杂草,这也是深耕的好处。杜卫远指着麦田说。试验田麦子长势良好,一片金黄,而旁边没有深耕的麦田里,麦子则呈暗黄色。

正在和杜卫远聊天,测产专家组传来消息:结果出来了。当地麦田亩产一般在500公斤左右,测产结果显示,使用该技术能使亩产增加20%以上。

有这样的好技术,俺农民对种田就更有信心了!杜卫远高兴地说。

微风拂过,层层金色麦浪传递着丰收的喜悦。4

 

《河南科技报》,527日:A1头版头题

“中国面粉城”迎来郑麦7698现场观摩会,与会专家认为,就粮食生产来说,“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之一就是——

大力推广郑麦7698这样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扬名中国面粉城

小满将近麦金黄,中原大地看麦忙。518日,省农科院和永城市合作共建项目暨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郑麦7698现场观摩会在永城市候陵乡高楼村召开。省委委员、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马万杰,省农科院副院长邹庆鹏,省政府参事王志和,省政府参事刘发魁及永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江远,永城市副市长孙虎及相关专家、领导和来自省内外的种子经销商、种植大户一起沉醉在一望无际、丰收在望的高标准粮田中。

由于永城市具有出色的面粉加工能力和优质的面粉质量,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其中国面粉城称号,永城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几年来,郑麦7698以优异的综合表现,特别是其高产优质抗病性能,继郑麦9023之后,成为当地面粉企业十分欢迎的小麦品种。扬名中国面粉城,郑麦7698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延长。

永城市宣传部部长毕江远在致辞中表示,永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院市合作以及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近年来,永城市以提高单产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狠抓措施落实,强化科技支撑;优质强筋小麦郑麦7698,表现出较好的丰产和稳产特性,在永城连年创高产,带动全市粮食生产平衡增产。

2010年在永城示范以来,郑麦7698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年累计种植面积80万亩,其中2013年永城双桥乡徐庄村家庭农场50亩成方连片种植的郑麦7698,经省农业厅实打验收验收,亩产739.1公斤,创造了永城市当年最高单产,在全国优质小麦中这一产量水平也不多见。2016年郑麦7698种植10多万亩,其中良种种植面积3万亩。大会观摩的千亩示范方位于楼乡高楼村,由河南省新农村科技公司依托永城市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面积约3000亩,是永城的高标准良田,也是永城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之一。

 三大特点撬动强麦市场

包饺子不烂,煮面条不断,企业订单收购,农民一亩地增收100多元,你说这好事谁能不干!永城区域郑麦7698种子代理商、河南省新农村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张秀芝向记者介绍,该公司5年累积推广40万亩,一般种植户实打产量是每亩650公斤,部分超过700公斤,公司和种植户签订的回收价格比市场价格每公斤高0.24元。今年收获面积将有12万多亩,秋播期间力争提高到20万亩。

谈到郑麦7698近年在小麦市场的强势崛起,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许为钢没有过多地渲染,还是从郑麦7698高产优质抗病的三大特点说起。从品质上讲,郑麦7698可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指标,在农业部全国小麦质量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面条和优质面包两用优质小麦品种;其具有低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低活性黄色素基因和高活性脂肪氧化酶基因,所以面团久置褐化程度低,食品白度比较高,适合大众消费习惯;,容重常年在800克以上,出粉高、吸水率高,粮食销售商品性好,是个品质全面的强筋小麦品种。从产量上讲,近年来,省科技厅、有关农业管理部门组织了9次机收实打验收,其中7次亩产均超过700公斤,尤其是商丘梁园区15亩高产示范田实收亩产756公斤,创造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从抗病性上讲,郑麦7698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纹枯病、抗叶枯病,综合抗逆性强,在近年示范种植过程中,分别经受住了春季严重低温及倒春寒,后期干旱及收获期连阴雨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保持了较高产量水平。

永城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田冲表示,试验示范证明,郑麦7698产量三要素协调,适应能力强、抗性好,是豫东及其周边地区大面积订单农业及超高产种植的理想品种。在院市合作共建项目带动下,郑麦7698克服了越冬期极端低温和返青拔节孕穗期的不利天气影响,目前是长势不错,丰收已成定局。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支持永城市面粉产业健康发展的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战略,紧紧围绕永城面粉产业,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2017年永城将继续扩大郑麦7698繁育面积,确保到2020年永城市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规模达到90万亩。

省政府参事王志和对郑麦7698赞不绝口,他认为这个品种品质好,秆子低,穗子大,又抗病,又高产,是适应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的优质品种,永城应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加工企业呼吁多种优质麦

去年,河南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库存量也达到历史最高峰。在供给侧改革思路之下,对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已迫在眉睫,并列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专家指出,一方面是常规品种面临去库存的压力,一方面是我国优质强筋品种仍需大量进口,所以,就粮食生产来说,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之一就是大力推广郑麦7698这样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面粉企业要想走出发展困境,自身要加大创新力度,同时希望农民朋友种植更多的优质小麦,为面粉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522日,在第八届中国(永城)面粉食品博览会开幕之际,我省一大型食品企业代表表达了对优质麦的呼唤。蛋糕、面包、水饺等加工企业也发出同样的呼吁,希望农民朋友多种像郑麦7698这样的优质小麦。

永城市侯领乡侯领村种植大户侯国防以实际行动响应了专家的呼吁。今年他种了1600多亩小麦,其中1200亩就是当天观摩的郑麦7698。在技术上,他按照省农科院专家的要求来管理麦田;在经营上,他与收购企业签订了回收合同,没有后顾之忧。经过现场专家测产,侯国防这块地平均亩产在600公斤以上。同样是这块地,去年他种的其它品种,由于纹枯病暴发,小麦大面积死亡,收获时亩产460斤,亏损50万元。而今年他对郑麦7698的生长表现非常满意,表示今年秋播继续扩大郑麦7698的种植面积。

马万杰在实地了解了院市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充分肯定了省农科院与永城市开展院市合作以来取得的成果后指出,小麦种植结构急需供给侧改革,这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引导,也需要农民朋友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更需要粮食加工企业积极介入,让郑麦7698这样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

 

《河南日报》,68日:第04版,经济新闻

不育苗不插秧水稻种植方式新变革

全省直播水稻面积超160万亩

本报讯(记者李运海)一块8分地的水稻田,过去人工插秧需要10个小时,如今实施水稻直播,像种小麦一样种水稻,5分钟就播种完毕。这是记者64日在罗山县子路镇朱湾村看到的场景。

在现场指导的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室主任尹海庆研究员说,作为机械化水稻种植方式,省农科院已在全省设立了20个示范点进行试验。目前全省直播水稻的面积已超过160万亩。

水稻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但是,目前水稻生产从育苗到移栽,生产程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水稻直播则解决了这一问题,简化了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去年,我省在豫南和沿黄地区的开封、原阳、濮阳等地都示范推广了水稻直播。

尹海庆说,直播技术不是代替机械化插秧,而是与机械化插秧相并的水稻生产形式之一。如今我省正加快培育水稻直播新品种。未来,随着品种的突破,直播水稻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③6

 

《河南日报》,614日:第11版,经济新闻

一边卖粮难一边抢购潮

优质强筋小麦为何受追捧

本报记者李运海

由于小麦收割期间的连阴雨,我省部分地区小麦出现萌动(出芽前的状态)多、不完善籽粒多等问题,难以达到入库标准,一些区域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然而,在另外一些区域,却出现了抢购优质强筋小麦的热浪。

朱长喜是汝州中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目前在汝州市的31个村设了收购点,专收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613日,他告诉记者:已经收七八天了,每天收1500吨左右,收的价格也比市场价高一毛钱。农民种郑麦366’根本不用发愁卖不出去。他透露,收购的优质强筋小麦直接卖给了郑州市的面粉加工企业。

在民权县、永城市等地,优质强筋小麦郑麦7698”同样受到市场追捧。这一品种在民权县王庄寨镇设有万亩示范方,连片种植5万多亩。在今年省科技厅组织的两次实打测产验收中,郑麦7698”亩产1300斤以上。

去年冬天小麦种植后,地处民权县的商丘双龙粉业就与负责种子供应的河南三河种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承诺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这一区域连片种植的郑麦7698”。今年麦收完成后,两家单位在民权县王庄镇很多村庄设置收购点,派出车辆直接将收购的粮食拉到面粉加工企业。

优质强筋小麦为什么受到市场追捧?面粉加工企业相关人员坦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面粉的需求日益高端化和专用化,吃面包要专用面包粉,吃饺子要专用饺子粉。这些专用粉都需要优质强筋小麦,现在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目前,我省种植郑麦7698”超过1000万亩,种植郑麦366”超过600万亩。与我省8000多万亩的小麦种植面积相比,优质强筋小麦的种植面积比例还不大,而且大多是小块种植,收购时容易与其他非优质麦混杂到一起。

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说,面粉生产企业必须确保粮食质量均匀,不能混杂,我省有些优质小麦品种虽然种植量不小,但规模化种植不多,碎片化生产严重,做不到专种、专收、专储、专卖,更加剧了优质麦的短缺。

许为钢说,优质化是未来小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需要科技工作者培育出更多的高产优质麦品种,另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引导力度,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优质小麦,推动我省优质小麦的种植再上新台阶。②8

 

《河南科技报》,610日:B2 农资天地

优质强筋“郑麦7698”在方城县创高产

“郑麦7698”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08.12公斤!

64日,在方城县赵河镇中封村高产示范田里,省科技厅组织省种子管理站、南阳市农业局、南阳市植保站、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南阳市种子管理站的有关专家,对方城县赵河镇中封村100亩的郑麦7698高产示范田进行了实打验收。郑麦7698不仅产量高,而且是优质专用强筋小麦,一斤要比普通小麦多卖一毛多钱,这真是产量和品质双增幅呢!村民赵振江高兴地告诉记者。

赵河镇中封村高产示范田是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建立的基地,由方城县科技局、南阳市农科院和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联合实施。根据项目要求,专家验收组对其进行现场机收实打测产验收。上午10点,烈日炎炎,热气逼人,伴着收割机的轰鸣,整齐的麦子应声而倒入机舱中,一弯金黄的瀑布从舱口中喷薄而出,人们争相把事先备好的袋子打开迎接新麦。

按照小麦实打验收的规定,在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专家组组长周继泽指导下,先在百亩示范方中随机选取三个测产区,专家现场丈量,然后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现场称重,除去杂质,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小麦籽粒含水量,按国家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13%计算实际亩产。经过认真测算,专家郑重宣布,郑麦7698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08.12公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验收专家组认为方城县赵河镇中封村小麦高产创建工作管理规范、技术措施配套、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在今年赤霉病、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等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情况下,郑麦7698表现抗病性强、产量要素协调、高产稳产,良种良法结合,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

 

  

 

 

          联系电话:0371-65747002              电子邮箱: hnnkytg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