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我院在永城市举行“大豆高产高效及多作物间作套种示范”现场观摩会,邹庆鹏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观摩会上,与会人员首先来到新桥镇新桥村的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百亩示范方现场,实地察看了郑豆0689的生长情况,听取了我院专家和永城市农业局技术负责人开展大豆高产示范的情况汇报。省种子管理站、商丘市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先期对该示范方组织了实地测产,结果显示,在经历了今年7、8月份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郑豆0689百亩方产量仍达到257.8公斤。与会专家对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性和商品性好等特点予以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郑豆0689是一个种植比较效益高、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新品种。
在新桥镇新桥村和侯楼村,院市双方联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简称“玉豆间作”)和芝麻、甘薯立体种植今年在当地推广面积已超过600亩,通过选择耐荫的大豆品种郑豆04024和耐密的玉米品种郑单958,设置合理的田间配比,实现了大豆和玉米同步增产,测产结果显示,玉豆间作下郑豆04024亩产可达89.9公斤,郑单958亩产可达513.4公斤,种一亩玉豆间作的收益就可赶上两亩常规种植的收益。通过将我院选育的芝麻新品种郑太芝1号和甘薯新品种郑红22相结合开展立体种植,同样实现了芝麻和红薯同步增产,测产结果显示,在立体种植下,郑太芝1号亩产达41.7公斤,郑红22亩产达3092.1公斤,经初步测算,该立体种植综合经济效益较单一种植提升55.7%,增产效果明显。
邹庆鹏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对院市合作开展大豆高产示范以及推广玉豆间作和芝麻、甘薯立体种植等高效种植模式予以高度评价,并对深化院市合作,共同推进永城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调优品种,着力推广高产优质专用的农作物新品种;二是调优品质,着力推广绿色环保的耕作种植方式;三是调优效益,着力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四是调优产业,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调优品牌,着力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院有关单位,省农技推广站、省种子管理站、商丘市农科院和永城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等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等种子经销企业代表和来自永城市新桥镇、双桥镇等地项目区种植户等约150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