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河南科技报》:科技助力 内黄辣椒分外红

《河南科技报》,430B1

 

科技助力 内黄辣椒分外红

 

 本报讯(记者郭俊娟)“在专家的指导下,现在一亩朝天椒收入相当于过去的3亩。”423上午,内黄县六村乡杨桑村朝天椒种植户杨新民激动地告诉记者。据介绍,2017年之前,他种的朝天椒平均亩产干椒150公斤,品相差,卖价低;2017年,县里组织专家,向种植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18年杨新民5亩朝天椒平均亩产干椒400公斤左右,而且辣椒品质好,颜色鲜亮,大小均匀,每公斤干椒售价20元左右,投入没增加,收入翻一番还多。

 这是记者在内黄县六村乡举办的朝天椒科技培训班上看到的一幕。这次培训班由省农科院园艺所主办,安阳市农科院、内黄县农业局、内黄县六村乡政府联合承办,是省农科院园艺所姚秋菊主持的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蔬菜专项特色蔬菜专题项目系列活动之一。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蔬菜专项特色蔬菜专题任务承担单位专家、内黄朝天椒种植企业代表、当地合作社和种植户等共160多人参加了会议。

当天上午,室内培训在六村乡政府举办。省农科院园艺所张强博士主讲我省朝天椒产业发展现状,河南红绿辣椒研究所所长袁俊水介绍朝天椒育种及栽培技术,安阳市农科院杜瑞民研究员讲解朝天椒生产上的问题与对策,内黄农业局武贵洲高级农艺师公布内黄朝天椒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安阳市农科院马文全研究员分享朝天椒无公害生产技术。听了专家接地气的讲解,种植户们兴致勃勃,夸赞培训班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非常“解渴”。

下午,与会专家来到六村乡雪村辣椒育苗示范田,手把手指导苗期管理技术。随后与会人员来到梁庄镇冯庄村种植户冯新录的温室大棚,观摩大棚西瓜-小辣椒生产模式。据种植户冯新录介绍,大棚西瓜已基本成熟,将于五一期间上市,亩产3500~4000公斤,预计亩收入万元以上;温室内西瓜套种辣椒6月上旬开始上市,一直收到霜降前后,亩产3000公斤左右,鲜椒价低时加工厂最低保护价每公斤4元左右敞开收购,最高市场价在16元左右,两茬合计亩收入3万元以上。

据悉,内黄县2018年尖椒种植面积40万亩,较上年增加1万亩,主要分布在六村乡、井店镇等8个乡镇,尖椒总产量9万吨。辐射浚县、汤阴及河北魏县等周边种植面积10余万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成交量达13万吨,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尖椒集散地。近年来,在省农科院和市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示范、新模式开发、新产品应用等方面成效显著,无论产业规模、生产水平、栽培模式均位居全省前列,尤其新品种“内黄新一代”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正在积极申报内黄县地标产品。同时,还集成推广了麦椒套种、玉米辣椒套种、蒜椒套种、枣椒套种等高效栽培模式。

内黄县不仅辣椒种得好,而且也是全国重点蔬菜基地县。除了六村乡的朝天椒之外,梁庄镇发展日光温室面积3000多亩,以越冬茬黄瓜套种苦瓜为主,亩效益2万元;东庄镇、亳城乡、高堤乡、马上乡、井店镇、张龙乡、梁庄镇以大棚生产为主,初步形成番茄-辣椒、甜瓜-番茄、甜瓜-甜椒、黄瓜-蒜苗、西瓜-辣椒、西瓜-小辣椒等高效载培模式,全县大棚面积近10万亩,获得河南“小寿光”之美誉。

河南红绿辣椒研究所所长袁俊水告诉记者,这次培训赶在朝天椒定植前,重点讲解各种土传病害的防治技术,保证定植幼苗质量。另外,从2月月底播种育苗到眼下定植,以及盛果期,专家给予了全程技术培训和指导,保障朝天椒持续高效和安全生产,进一步推动我省朝天椒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