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农民呼唤农业保险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然而,2003年11月6日的一场罕见大雪对北京市平谷区南宅村菜农侯贺廷来说,却是一场灭顶之灾。侯贺廷的蔬菜大棚有16座被大雪压塌,给他造成近50万元的损失,他二十多年的积蓄,全部化为乌有。   与侯贺廷一样,南宅村的许多菜农,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损失。由于菜农们事先没有防范措施,这次损失只能由农民自己来承担。这次大雪,使菜农们自然地想到了农业保险。第二天,侯贺廷就来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北京市平谷支公司,为以后的种菜寻找希望。但是,该支公司负责人吴希岩的回答让菜农们失望。他说,农业保险这几年一直没做。他还说,该公司曾在1991年开办过蔬菜大棚的保险业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各保险公司把农业保险列入了取消的范围。   吴希岩说:“保费费率低,赔付率高,只要保肯定赔。”看来,高赔付率是造成保险公司不敢涉足农业保险的一个直接原因。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农业保险收入只占到保险业总收入的0.16%,比2001年下降20%。在保费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也由最多时的60多个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如此之高呢?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副教授蔡文远说:“干旱、洪水、冰雹、寒流、台风等,使我国农业生产损失率,尤其是农作物损失率相当高。”据农业部统计,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农业光是种植业就因干旱、洪涝等灾害造成了38亿多亩农作物受灾,其中5.9亿亩基本绝收。而今年夏天,单单淮河流域因洪灾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就高达70多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陈剑波提到了另外的原因:“开发成本、推广成本高,定损成本和赔付成本也很高。”这些都使得国内保险公司望而却步。   然而就在国内保险行业对农业保险观望的时候,世界最大的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却在2003年6月悄然进入中国。   法国安盟保险公司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公司的经验就是用种养业做招牌,吸引农民把房屋、车辆、寿险,方方面面交给我们公司来承保,我们用其他方面的赢,来补种养业的亏。”目前,安盟保险公司已经着手在四川建立分公司,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应把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导形式。目前,上海市已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业保险实施办法,由政府给予农业保险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根据规定,上海市郊农民在养殖业及蔬菜、水稻等种植业方面投保,可获得政府部门25%至45%的保险费补贴。我们希望,随着我国各项政策的出台与完善,农民们能从农业保险中受益。        央视7套农业节目“聚焦三农”记者董国平 张利椿 实习生刘微微 本报记者宁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