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取代美国牛肉机遇与挑战共存
  自美国发现首例疯牛病疑似病例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暂停进口美国的牛肉及其制品。我国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出紧急通知,暂停美国牛肉及其相关产品入境。这对非疯牛病疫区的我国来说,实为扩大牛肉及其制品出口的天赐良机。然而,有关专家提醒:机会确实难得,但要取代美国牛肉,我们困难重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是我国最主要的牛肉进口国。据统计,美国和曾经是疯牛病疫区的加拿大的牛肉及其制品的进口量大约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量的九成。因此,业内人士分析,美国的牛肉产品被封锁将给国内的肉牛饲养商和销售商带来很多机会。   从权威资料来看,我国正成为牛羊肉的消费大国。预计到2005年,国内市场的牛羊肉需求总量将达990万吨(其中一半多为牛肉),与2001年相比,有150万吨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我国还是牛肉生产大国。目前,我国的牛肉产量居世界第3位。国内的肉牛饲养商和销售商应把握好这个机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事实证明,加拿大的疯牛病例被发现后,我国牛肉及其制品的出口量已有所增长。   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牛肉产品出口国,但截至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墨西哥、日本、韩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暂停进口美国的牛肉及其制品。另外,欧盟也早已禁止进口大部分美国的牛肉产品。因美国疯牛病而出现的国际市场真空少说也有10多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商业机会。   不过,我国牛肉的出口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牛肉的主要市场是我国的香港特区和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除熟肉制品外,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尚未允许我国的其他牛肉及其制品进关。外贸界的有关人士认为,这显然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据了解,时下一些外国航空公司航班上供应的餐食中配的都是中国牛肉。可见,中国牛肉在某些国家销售受阻,其原因并不在牛肉本身。   据了解,我国各地饲养的肉牛主要以牧草、作物秸秆等植物性饲料为主,很少饲喂混合饲料,更不饲喂欧美等发达国家常用的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按常理推断,我国的牛肉及其制品出口应无大碍。可惜的是,由于我国的肉牛品种改良步伐没能跟上国际市场的变化,同时我国肉牛的饲养方式多为农家散养,分散的农户不太讲究饲喂和用药的科学性,导致牛肉纤维含量偏高、口感差异较大,微生物、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此外,发达国家对进口牛肉及其制品的检验检疫标准较高,且程序繁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牛肉及其制品出口规模的扩大。                                          (付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