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中心>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花木发展趋向专业化
  我国花木生产的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四川、山东、湖南、河北和河南等省,特别是浙江的萧山和柴桥、江苏的沭阳和武进、河南的潢川和鄢陵、四川的温江和郫县、湖南的浏阳、河北的定州、山东的济宁等一批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不仅执各省苗木发展之牛耳,而且代表着我国花木发展的总体水平。   有关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花木生产均呈现旺盛的发展态势:面积快速增长、品种日渐丰富、特色基本形成、市场销售持续火爆。各地政府对花木业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各个层面上积极扶持,为花木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花木业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花木主产区的花木品种日趋多样化,各地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结合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产业优势。比如,红花桎木在浏阳、柴桥、萧山等花乡的栽培面积都在几千亩以上,市场竞争力很强。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龙柏烧狗肉”的产业洗礼后,各地的花木得到了十几年的稳定发展,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产品。这些主导产品的地区竞争优势极强,其他地区很难再介入竞争。在花木之乡内部,专业化分工愈来愈明显。近几年,四川温江涌现出一批花木专业生产乡镇,如镇子乡的杜鹃、涌泉镇的日香桂、金马镇的九龙桂等,这些专业乡的特点是主栽品种专一、栽培技术先进、开发实力雄厚。有关专家认为,各具特色的大批专业花木生产基地的建成,有利于引导花木产业优势的形成,使花木整体布局和各种产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调整优化。江苏省沭阳县农林局刘学杰局长说:“家家种植品种都相似,户户花木小而全,很难形成一村一品。缺乏拳头产品,生产就形不成规模,成本就降不下来。因此,专业化和规模化是花木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大产业链条的形成,不能寄希望于那些小规模零散生产的个体农户。以四川温江为例,该县生产规模在1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有16家,生产规模在50~100 亩的企业有16家,生产规模在20~50亩的大户有101户。这些龙头企业和种苗大户的出现,导致专业化分工的逐步形成。现在,温江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嫁接、除草、起苗、装运等工种的农民打工队伍。由此可见,我国花木品种在大产区之间实现分工生产、互补流通是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必然是花木之乡内部产业的进一步细分,优胜劣汰后将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强的现代化种苗集团企业。到那时,我国花木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 (杨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