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稻米价格上涨成定局
在国内稻谷产量下降、大米产不足需、区域供需失衡的市场背景下,2004年我国稻米市场价格上涨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市场需求呈现强市特点。据了解,2003年新稻的收购价格普遍高开高走。笔者从稻米收购第一线企业获悉,在吉林省以0.67元/500克的价格已经收不到新稻谷,多数企业反映,目前农民手中已经没有多少稻谷。来自吉林省优质稻谷产区永吉县的消息,目前该县2001年产的陈稻已经卖到0.70元/500克,新稻谷的销售价格上涨到0.725元/500克,也有企业把价格喊到了0.75元/500克。东北地区稻米价格的大幅上涨,给手中有稻的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带来了商机,由于稻米市场多元化主体的形成,稻米所有权分散,供给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减少,对价格不容易形成集中打压,稻米价格的强势格局将会持续。
市场粮竞争激烈。据悉,由于来自多渠道市场粮的激烈竞争,使得新稻开秤价格高于2003年保护价(0.53元/500克,水分14.5%)。2003年秋季以来,东北稻米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不仅当地粮食企业和加工企业看好稻米市场,江苏、浙江、安徽、北京等地的客商也云集东北,积极采购新稻。
区域性需求旺盛,稻谷价格涨势有望延续。2003年的洪涝灾害使得南方稻谷产区产需缺口增大,其旺盛的需求从2003年早稻确定减产之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信息资料显示,当地稻谷价格持续走高,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形势不乐观,一些企业补库意愿强烈。北方新稻上市之后,为南方国有粮食企业补库带来了市场机会,一些企业纷纷北上,在东北建点收购。从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反馈的信息显示,近日有稻米需求的企业主要来自江苏、浙江、江西、内蒙古、安徽等省区,这些企业大多关心的不是价格问题,普遍认为随行就市就可以接受,他们更关心的是运力问题。
从需求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由于总量减少、区域性供求失衡,稻米市场价格上涨行情有望延续。
(兴农)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