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企业如何把握豆粕市场
在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价格连续飙升、市场价位高位振荡的形势下,饲料企业要把握住这一商机。
进口大豆成本高企成为不争的事实,豆粕市场压力不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本月到港的进口大豆完税成本高达3600~3700元/吨,国内港口的进口大豆经销商分销价格整体都在3700元/吨以上,有的已经报到3780元/吨;而目前国产大豆收购价格的上涨气势也开始步步紧逼进口大豆,国产大豆运抵华北一带油厂的到厂价格为3350~3400元/吨。因此后期油厂的大豆加工成本高企的事实毋庸置疑,对于豆粕需求没有完全恢复的国内市场来说,将是不小的压力,因而豆粕市场行情深幅振荡,一旦价格适中,饲料企业应快速出手,否则商机将会失去。
进口巴西大豆可能受阻,外部供给量将会减弱
由于美盘大豆价格的不断飙升,今年第一季度末到第二季度初,进口大豆到货量明显减少。大部分中国油脂企业都在等待相对廉价的南美大豆上市,预计3~4月中国进口大豆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大幅下降。而且巴西政府至今没有向中国农业部递交有关转基因证书的申请材料,因此4~5月期间,巴西大豆装运情况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此期间为中国国内豆粕需求的旺季,因此大豆需求将会放大。目前大型油脂企业的大豆库存也就大抵可以维持到这个时候,一旦巴西大豆供应受阻,市场供应可能带来的压力值得饲料企业关注。
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采购积极性不足
天气转暖,使得华东、华南地区养殖业开始出现好转,但禽流感刚过,禽产品价格依然相对较低,养禽业普遍经营亏损,而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均处于上扬之中,市场的观望气氛较为浓厚;而对饲料加工厂来说,虽然豆粕存货量普遍极低,但是厂家补货并不积极,目前市场表现较为活跃的反而为中间贸易商。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因素,国内豆粕价格缺乏大幅下跌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需求整体不振的牵制,一旦出现深幅振荡,特别是CBOT出现暴跌,则应该是国内饲料企业买入的好时机。目前外盘呈现一定的振荡行情,美国基金是否会借机继续抛空,对于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也将产生很大的压力,但后期国内外两个市场可能走向外弱内强的格局。
(李小闻)
信息来源:河南农村报 (200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