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增收五招
一招更换优良品种推广精播技术
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份额可占到30%至50%。当前各地应抓紧优质加工专用小麦、高蛋白玉米、优质小杂粮、反季节蔬菜等以改善农作物品质为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品种更换。还要普及推广精选和种子包衣,可使每亩节约玉米种子2公斤、或小麦3公斤、或棉花5公斤,亩节资5至15元,增幅10%至20%,同时起着控制地下害虫和抗旱保苗的作用。推广机械精良播种,每亩又可节约玉米种子1到2公斤、或小麦5公斤左右。以旱地地膜小麦为例,推广精良播种后,亩播量降低50%,亩均增产60到80公斤,亩节资增收40到50元。
二招改进施肥方法普及测土配方
目前,我省化肥利用率为35%左右(主要指氮肥),比国内发达省市低10%,比世界发达国家低20%至30%。针对此情,我省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便使农作物产量提高10%至20%,化肥亩投入成本降低10元左右。同时普及化肥深施技术,可提高化肥利用率5%至10%,每亩节肥3至6公斤,节资5至9元。增施农家肥,特别是秸秆还田,可大幅节约投资。据测定,1000公斤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施20公斤标氮,21公斤磷肥,18公斤钾肥,能够节资40元左右。
三招科学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
近年来,多数农民单从增加用药量和防治次数入手对付病虫害,晋南棉农见虫就喷药,一般达10多次,仅农药投入就达100多元,而科学防治耗费仅需1/3。在病虫草鼠害防治上,推广统防统治技术,可减少用药1至3次,降低农药防治成本10%至20%,防效提高5%至10%。目前全省此技术推广面积仅占到防治面积的30%,如果提高10个百分点,可直接减少农药用量约10吨。而应用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每亩可节约投工1至1.5个,节资15到30元。
四招发展节水灌溉用好水利资源
我省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0%至40%,而发达国家高达70%至80%,以色列达90%以上。如果利用率提高10%,每年就可节水4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新增两座汾河水库的有效蓄水量。与土渠相比,推广混凝土护面可减少渗漏损失80%至90%,用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输水代替土渠道输水,一般可节水30%至50%;喷灌比地面灌溉节水30%至50%;微喷灌和滴灌则可使水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即使简单把大田漫灌改为小畦灌溉,也可节水20%至30%,以井灌一亩一遍计,可节约水费15元左右。
五招改革耕作制度高效利用土地
目前,全省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10%,复种指数每增加1%,相当于增加耕地面积50万亩,按亩增纯收入200元计算,可增收1亿元。运城、长治等地推广小麦复播油葵、小麦复播蔬菜,亩均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立体种植适应范围广,即使是在无灌溉条件的太行山区和热量欠缺的北部冷凉地区也可大面积推广,像忻州一带推广的早熟甘蓝套种玉米,大同、朔州等地推广的玉米套种马铃薯,亩纯收入都在600元以上。
信息来源:山西省农业厅 (200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