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开展农业科技执法检查
本网讯:5月25日,农业部通过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视频网络系统对各省(区、市)的重点市、县负责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1500多名执法人员进行了农业科技执法培训。农业部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公室、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对三个条例进行了讲解,北京市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委及山西省农业厅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负责人介绍了开展执法和监管工作的经验。
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是落实《行政许可法》、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举措。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原则与要求,切实履行职责,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将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执法检查要以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重点,检查《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颁布以来保护和管理情况,督促各地加大对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的监管力度,杜绝违法采集、销售、经营和进出口等行为的发生,遏制野生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社会各界保护农业野生植物的意识。各地要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对本地的野生植物保护情况、濒危状况及各科研教学单位在农业野生植物方面与国外合作的情况做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加强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进出境监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进出口审批、进出口证明等手续。同时,要加强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存、合作交流的监督管理,不定期对科研、教学单位进行检查,防止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的流失。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执法检查要以本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的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授权新品种繁殖材料的合法性为重点,加大新品种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维护种子市场良好秩序,保护农民利益和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众对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信赖度。同时,各地要把学习和宣传《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其相关法律知识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掌握查处品种权案件的法律程序和基本知识,使育种单位和育种人员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种子企业及从业人员依法从事种子生产和经营活动,增强全社会新品种保护的意识和维权能力。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执法检查要以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加工、进口、销售企业为重点,检查列入第一批标识目录的大豆、大豆油、豆粕、油菜籽、油菜籽油、玉米、棉花种子等产品是否按规定标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我国粮棉生产重点生态区域的安全。对转基因农产品检查可采取追溯法与检验法。追溯法是根据农业部发放的进口标识审查认可批件,对辖区内申报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其转基因农产品是否按规定标识。检验法是将企业的样品直接送至农业部委托的转基因产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各地要加强法规的培训与宣传,增强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分装、加工、销售企业遵纪守法的观念,采取与多部门协调配合、综合执法检查的形式,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根据《关于开展农业科技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农业部将在3月至9月各地自查期间,组织执法检查组分赴有关省(区、市)进行抽查。10月份,对此次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执法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省(区、市)给予表扬和支持,并对执法中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提出改进的措施。
信息来源:农业部 (200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