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中心>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河南解决小麦产后精深加工难题
  本报郑州7月7日讯 从2001年起,河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河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小麦产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重点从四个方面对小麦产后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和产业化开发,解决了利用小麦作原料生产啤酒、专用粉及面制品、饲料、味精的关键技术难题,已取得12项科技成果,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为拉长小麦产业链条和增加小麦附加值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是小麦制作啤酒的关键技术。研究出小麦发酵制作啤酒的工艺技术,解决了浸麦芽困难、麦汁过滤缓慢、保质期短的三大技术难题,生产出用小麦作原料的优质小麦啤酒。这种小麦啤酒色、香、味及保质期等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原有大麦啤酒的标准,并且与大麦啤酒相比每吨可节约成本30多元。目前,在金星啤酒厂生产的小麦啤酒中,小麦已占主料的40%以上,并被选入钓鱼台国宴特供酒。   二是小麦制作专用粉及新型面食制品关键技术。研制出多种专用粉的加工工艺,解决配麦、配粉的关键技术,开发生产了饺子粉、面条粉等20多个品种专用粉,形成了从小麦到专用粉到新型面食品制品的产业链条。初步统计,三年来项目各承担企业共生产各类专用粉43万吨,转化小麦60多万吨,新增效益1300多万元。其中许昌湖雪面粉厂共生产各类专用粉13万多吨,创利润840多万元,与农民定单收购优质专用小麦17.5万吨,带动3万户农民增收2100万元左右。   三是小麦制作饲料的关键技术。成功选育了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双酶菌株,建立了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产业化生产技术指标和检测标准,生产的加酶小麦型饲料可以替代玉米等传统饲料成为大宗饲料原料。目前河南省已经在郑州、新乡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建立了4条小麦抗营养因子降解酶制剂生产线,达到年产各类饲料25万吨、粗酶制剂5000吨的生产规模。   四是小麦替代玉米生产味精关键技术。选育出适于小麦淀粉发酵的谷氨酸高产酸菌种,解决了小麦淀粉糖液粘度高、过滤困难等问题,建立和完善了以小麦淀粉为主要原料的谷氨酸发酵工艺技术和提取技术,使设备利用率提高20%以上,味精精制总收率达到1.15,谷氨酸提取收率达到96%,产酸率高出国内同行业最高水平的20%,实现了小麦替代玉米生产味精的原料转换。(记者谭永江)